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项庄舞剑(第2/3页)

杨帆笑了笑,不想与她争辩这其中的区别,转而问道:“你来寻太子,可是想请太子出面,叫魏相收手,抑或有个准备,一旦失败,为他们收拾残局?”

太平公主摇摇头道:“都不是,太子决不能牵扯到这些事情中去。此事已无法善了,我以为,如今虽非最佳时机,却有一桩好处,正因为这不是向二张发难的好机会,所以母皇不会相信这次向二张发难是蓄意所为。如此一来,我们倒可以藉此试探一下,看看母皇对二张究竟有多少袒护!我去太子宫,只是既然进了宫,且去探望一下,这件事我根本不想让他知道。”

杨帆道:“你不是为太子而来,那就是冲着圣人而来的了,究竟有什么事?”

太平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道:“还不是听你的吩咐,向母皇推举二张为王么?”

杨帆笑道:“瞧你这么幽怨,好像被我欺负了似的。那我如此殚精竭虑,为的又是谁呢?”

太平公主瞪了他一眼,转念一想,自己虽是依照他的话而来,可他所谋划的一切,可不都是为了匡复她李家的江山么,太平心中一暖,便柔声道:“好啦,人家知道错啦,你杨大将军劳苦功高行了吧,待来日,人家做牛做马的还报与你就是了。”

杨帆调笑道:“何必再待来日呢,只要你肯做牛做马,我一定骑上去的。”

太平公主俏脸一红,啐他一口道:“以前被你少骑了么?”

这话一出口,她的脸更红了,只觉两人越说越不像话,羞嗔道:“不跟你说了,我去见太子哥哥。”

杨帆在后边小声道:“想做牛做马的时候记得跟我说呀……”

太平公主闷着头走路,假装没听见,可脚下却加快了脚步,走得一路香风。

杨帆望着她的背影嘿嘿一笑,抬头看看天空,喃喃自语道:“要变天啦……”

……

翌日一早,杨帆携家人悄然离开长安城,游岐山去了。同一日,上官婉儿携母亲郑氏离开长安前往岐州,那里不只有上官家族的大量良田,还有一幢老宅,婉儿是陪侍母亲散心去了。

这两件事并没有引起别人的关注,这天最引人注目的事是女皇对参与《三教珠英》编撰的四十七名官员名士的褒奖,有加官晋爵的,在赏赐宅田的,作为主持编撰的张易之和张昌宗,则分别加封为恒国公、邺国公。

武则天没有应武三思和皇太子、相王所请封他们为王,这令二张大失所望。他们却不知道,这分明是捧杀,即便是封他们为国公已令天下为之侧目了。一直以为,晋封公爵的要么是开国功臣、要么是战功赫赫,抑或是位至宰辅掌持国政数十载的老臣。

就算当年的薛怀义,也是有两度率兵出征,“击退”突厥来犯之敌的战功,又主持修建了明堂和天堂两大宏伟建筑,这才得以晋封国公,张家两小儿有什么功劳,谁还不知道这《三教珠英》究竟是谁编撰的,两兄弟居然尽封国公。

他们收获了爵禄,也收获了更多敌视。文臣不服气、武将不服气,那些祖上立下百战军功才得封侯伯子男等爵位的功臣后裔更不服气。自家祖宗拿命拼、拿本事挣,都没得到一个世袭国公的爵位,张家两小儿陪女皇睡了几觉就他娘的混个国公,谁服气?

就在这样的潜流涌动下,御史台对二张的第一次进攻开始了。

以前有人曾经上表请求女皇疏远二张,或者把他们驱出宫城,利用的都是冠冕堂皇却不痛不痒的大义道理,女皇帝若不接受大可付之一笑,完全不需要给百官、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但这一次不同,这一次他们是直接寻找二张的罪名,既有罪名,就必须判出个是非。二张是受女皇庇护的,这次对二张发动进攻,无异于是向女皇的权威发动了一次挑战。

就在二张受封国公的第二天,侍御史张廷珪弹劾尚方少监张昌仪收受贿赂,武则天并没把这件事和二张联系起来。有贪腐,就一定会做损害国家的事,而国家是她的,她是皇帝,自然憎恨贪腐。

武则天下旨,命肃政台鞫(jū,审问犯人)张昌仪到案审问,一天之后,司刑正贾敬言上奏:“张昌宗强买人田,应征铜二十斤以代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