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九节 机会(第3/5页)
游啸风眼圈一红,眼泪差点掉了下来,“西梁王,我无所谓,可婉儿究竟怎么了?”
萧布衣轻叹声,没有回答,只是拍拍他的肩头道:“这件事情不要对小弟说,虽然他迟早都会知道。”
游啸风望着萧布衣的远去的背影,夹杂着无法抹杀的悲痛,阳光落下,拖下好长的影子。游啸风只觉得心中凄凉,眼泪掉下来,喃喃道:“为啥这世上……好人总要多受苦呢?”
李淳风从他身边经过,听到游啸风的诉苦,喃喃道:“其实坏人受苦也不少,只是没人注意罢了。”
※※※
萧布衣处理完李淳风的事情,缓步向府邸走去,一时间心乱如麻。冷风擘面,他已经清醒了很多,知道无论有什么变数,路还要走下去,下一步计划亦要坚定不移的执行。
大苗王说的不错,现在他不是萧布衣,而是西梁王,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不可能因为自己的感情,损害太多人的利益。
他回转东都后,表面上只是处理东都寻常事务,看似随意,却是井井有条的进行。本来东都新定,他一走就是数月之久,极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危机,但是他连续几轮清洗了旧的势力,接下来的无为而治在这个时候,却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萧布衣和杨广不同,杨广不信任手下,只觉得自己聪明绝顶,从建都、开河、修城到扩张,所有的事情杨广都是亲力亲为的制定,不容别人插手。指点江山的成就,杨广是不容别人染指。都说一将无能,累死千军,杨广这个皇帝大能,却是累垮了大隋。萧布衣入主东都后,看似轻描淡写,却已经细雨清风般的进行了几步改革。除了将军事指挥权利、作战方针牢牢掌控在手上,不容他人染指外,其余的大半事情,都是因循旧例,让东都百官负责。
他基本上还是继承了大隋的制度,百官自然熟悉,做起来轻车熟路。每个朝代灭亡很多时候是因为制度体系已经不适应历史的发展,而且成为发展的桎梏,所以才被历史的洪流所颠覆,大隋颠覆不是因为体制的桎梏问题,却因为杨广进程过快,拉断了体制的弹性,有时候,太急进亦是违背历史规律,也会被历史毫不留情的淘汰。实际上,大隋的体制弹性却还远未到巅峰地步,萧布衣、魏征、杜如晦、马周、李靖、徐世绩等人都清醒的知道这点,达成共识,现在需要的是修补完善旧有的制度,而不是大肆变革,引发民众危机。
其实萧布衣认识到这点的同时,李渊老谋深算,如何会看不到这点?东都、关中两地几乎同时都做着相同的事情。施仁政,还盗于农,促进生产,积极选拔人才,恢复三省六部体制,重立国子学,重新编撰审定律令,废除苛政重刑,重颁均田令,再施租庸调制!
所有的这些,杨坚做过,杨广做过,萧、李二人只需在这两代君王的基础上继续前行。
萧、李二人不约而同的施展这些政策,只因为这些对于这个时代是有益的、发展的、积极的,眼下进取天下,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天下弱势力多数已被兼并,强强势力对决,一拼军力,二拼内政。军力强盛才能开疆扩域,内政稳定才不会一战枯竭。当然发展内政不但是战争的需要,他们亦需要用这点积极向世人展现一种信息,那就是他们有能力为所有人带来利益,亦需要世人向他们靠拢。
萧布衣不大肆变革,于是旧臣心中慢慢有底,萧布衣信任手下,臣子也知道眼下是重新洗牌之际,自然均是全力以赴,以求为以后争取升官的筹码,萧布衣的放手看似无为,却将杨广时代紧紧束缚在臣子身上的枷锁打破,进而爆发出大隋前所未有的活力。
自己对治理国家并没有经验,萧布衣明白这点,可他更明白的是,他不需太有经验,他现在需要做的只是治理好臣子,剩下的让臣子去做就好。
所以萧布衣就算不在的时候,东都亦是保持了良好的运转,而且有了欣欣向荣的迹象。
如今的东都,已可以说是天下所望,不但中原群臣纷纷归附,甚至是江南的华族、商贾都是众心所向,纷纷取道襄阳来东都进行交易。
萧布衣没有驱逐瓦岗之前,已将襄阳、东都要道打通,等到逐走瓦岗之后,更是将中原等地连贯一气,迅速的恢复贸易经商,东都已经变成眼下的最大的贸易之城。若论地势而言,萧布衣并不占据优势,毕竟关陇、河北是边角之地,得天独厚,如同楔子般的遥刺他的心脏,一个应对不好,以后就要成苦斗之局。但是客观来讲,萧布衣所拥之地,无论人口、经济、还是地域,都已在群盗之首,比起李渊而言,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