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节 将军令(第5/7页)

殷开山听闻,眼中露出钦佩之色,“久闻长孙先生素有大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众人听长孙顺德分析的头头是道,不由都是大喜,本来他们看长孙顺德懒洋洋的样子,心中都是不满,碍于李渊的面子,只能压抑。可听长孙顺德早有定论,不由佩服,不满一扫而空。

李渊露出欣喜的表情,突然想起一事道:“顺德,咄毕贪财,可突厥人素来残忍无信,不知道要派谁前往说服咄毕?”

众人默然,李世民道:“刘文静可往。”

李渊摇头道:“刘文静如今和建成守在境关,亦是责任重大,不可擅离。顺德,你对突厥颇为熟悉,不如辛苦你一趟,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长孙顺德点头道:“如此也好。”

李渊露出欣慰的笑容,继续问,“如今我们关中初定,不知道各位卿家有何良策巩固关中?”

李世民突然道:“我有建议。”

李渊这次倒没有斥责,只是缓声道:“世民但说无妨。”

李世民沉声道:“关中地势狭隘,我等当扩充地盘,对陇右、山南、潼关以东三地要着人去安抚,等击败薛仁果后,当抢先占领这三地。”

众人都是点头,觉得李世民已然成熟,李渊却是叹息道:“世民这次说的倒也大有道理,陇右在薛举势力范围中,山南巴蜀之地,不服教化,可派孝恭前往。可潼关以东……我们连潼关都没有攻下,如何能去安抚潼关以东?”

李渊虽是思虑,但是多少有些称许,李世民精神一振,暗想房玄龄大才,出谋划策端是不差。这些主意当然是房玄龄想出,借李世民之口说出而已。

众人面面相觑,暗想屈突通正出城和李建成等人对战,这潼关真不知道何日才下。这时有兵士传紧急公文,李渊展开一看,脸上露出古怪之色,似欣喜,又像是不信,还有些疑惑,可终于还是把公文念了出来,“刘文静已说服桑显和开城献关,屈突通腹背受敌,已然投降。”

众人大喜,齐声道:“恭贺唐王!”

李世民也是喜形于色道:“刘文静果然不负重托,爹,当给其重赏!”

李渊却是脸色阴晴不定,久久无语,众人都是欣喜非常,却都没有注意到长孙顺德皱了下眉头,喃喃自语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谁能说的明白?”

※※※

李采玉离长孙顺德不远,听到他自言自语,不解问,“叔父,你说什么?”

长孙顺德摇摇头,却已经长身而起道:“唐王,说服咄毕一事宜早不宜迟,我请今日出行,不知可否?”

李渊忙道:“当然可以,只怕顺德辛苦。等我准备珠宝,派人护送,到时候稳妥后通知顺德即可。”

长孙顺德点头,却已离开丞相府,沿着街道走了没有几步,感觉有人注视自己,扭头望过去,见到马三宝移开了目光。长孙顺德略微沉吟,反倒迎了过去,“三宝……”

马三宝有些错愕,也不施礼,“长孙先生何事?”

长孙顺德犹豫片刻,“我要去草原了。”

“啊?”马三宝脸露诧异,转瞬平静如常,“那与我何干?长孙先生,你要带我一块去吗?那我得请小姐同意才好。”

长孙顺德摇摇头,“草原险恶,不用你同行了。对了,如今征战日险,你自己要小心。”

马三宝眼中满是惊诧,半晌才道:“谢长孙先生关心。”

“还有,如果事情顺利,我很快就回来。当然……如果不顺利的话,我可能就死在那里,也不用别人操心了。”

长孙顺德说的古怪,飘然而去,再不理会马三宝。马三宝眼中露出狐疑的目光,喃喃道:“他是什么意思?”

“我不用你管!”突然有个声音不远喝道。

马三宝顾不得再理会长孙顺德,扭头向声音传来处望去,只见到李采玉怒气冲冲的跑出了丞相府,柴绍紧跟其后。

见到马三宝,李采玉一把抓住,“三宝,跟我走。”

马三宝哭笑不得,知道李采玉又拿自己当挡箭牌。李采玉虽然长的不错,可他却是另有目的,一直对李采玉没有什么感觉,一直跟着李采玉,却是觉得她有些抑郁,隐有同情之心而已。

柴绍见到马三宝在此,脸色阴沉,‘呛’的一声拔出宝剑,怒喝道:“马三宝,你给我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