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大凌河的民主选举(第8/19页)

众家将答:没错。

吴三桂又道:可是现在咱们的饭碗,咱们的衣食,咱们的荣华富贵,就在城外被清兵围着呢。只要我爹他在,咱们的衣食饭碗,咱们的荣华富贵,就都不用咱们『操』心,可是如果我爹被清兵杀了,那咱们的饭碗和富贵,还在不在?

众家将答:应该……大概……不在了吧?

吴三桂接道:那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二十名家将回答:『操』,还能怎么办?当然是出城,把咱们的饭碗抢回来。

当下吴三桂带着这二十个人,上马疾奔向城门。

祖大寿追下来,惊叫道:我知道这孩子缺心眼,可没想到他心眼缺到这种程度,这才二十个人就敢冲击清兵几万主力,这孩子真的是活腻了。

正要叫人拦住吴三桂,祖大寿却又改了主意。

拦什么拦,这缺心眼的孩子,你今天能拦住他,明天他还会找个机会送死。

拦不住的。

9.爹多了不愁

吴三桂冲出城来,将二十名家将分为三部分,一名悍勇的家将和他自己居中,九人居左,九人居右,齐齐的呐喊一声,向着几万名清兵冲了过去。

清兵大诧,搞什么搞?怎么城里才出来这么几个人?打?还是不打?犹豫之间,吴三桂已经冲到,看他满脸愤青的模样,清兵不敢招惹,急忙让开。

吴三桂冲入清兵堆中。

这时候一名清将手执红旗,迎着他冲了过来,吴三桂迅速引弓搭箭,叫一声,着,一箭正中咽喉,『射』得那员清将四仰八叉,倒跌下马去。吴三桂疾冲而至,跳下马去割人家的脑袋。不曾想那清将异常的勇猛,虽然咽喉中箭,却犹自不肯死去,眼见得吴三桂举刀,却被他手疾眼快,腾的跃起,手中短刃一挥,噗哧一声,吴三桂的鼻梁就塌陷了下去,鲜血长流。

这下子吴三桂火大了,骂一声娘,一脚踹过去,复一刀,剁下那清将的脑袋,顺手扯过红旗,往自己的脸部正中一缠,算是绷带,止住鼻子上长流的鲜血,飞身上马,呐喊着冲杀过去,与吴襄会合。

吴襄呆呆的望着这个脸缠红旗的怪人,问道:阁下何许人也?来此何事?

吴三桂懒得跟他多说,大喊一声,跟我来,数百名被困的明军都跟在他后面,疯了一样的狂吼『乱』叫,向外猛冲。这情景祖大寿在城楼上看得明白,急忙命令明军擂鼓。霎时间楼楼上金鼓之声大作,城上城下,阵里阵外,喊杀声响成一片,似有千军万马奔腾而来的架式,惊得清兵神经高度紧张,忽东忽西,伸长了脖子四下里『乱』看。

人在战场,无不是疑神疑鬼,眼见得吴三桂敢以二十人冲阵救人,明摆着,这必然是诱敌之计,否则的话,天底下哪有这么傻的人?所以清兵不敢用力堵截,把全部心思都放在防止明军大队人马突然杀至上来。

更何况吴三桂来势凶猛,锐不可当,身后的数百名明兵又都是拼了老命,可怜的清兵哪里敢惹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突围而出,却是连追也不敢追。

吴三桂疾驰城下,祖大寿亲自带着人马出迎,看到吴三桂满脸是血,不由得称赞道:果然是我的外甥啊,要得,要得,硬是要得。

吴三桂扑通一声跪在地下,这时候想起刚才的生死一线,心里战栗,忍不住放声嚎淘。

祖大寿赶紧拿手拍着吴三桂的后背:好了好了,孩子你别哭了,我马上写奏表,你不用发愁富贵的事情。

吴三桂问了句:真的?

祖大寿:当然是真的。

吴三桂这才不哭了。

这时候吴襄走过来,对祖大寿说:幸亏了我这个儿子啊,要不是他舍命相救,你妹妹就得守寡了。

瞎说,祖大寿道:难道我妹妹还不会改嫁吗?

一行人施施然回城,祖大寿马上打报告,给吴三桂请功。最先接到报告的,是关宁援兵太监高起潜,他看了报告,当场一拍桌子,曰:吴三桂真不愧是我的儿子啊!

吴三桂怎么又成了这个太监的儿子?

原来,吴襄这人,打仗是有名的长跑健将,但为人却是老道,堪称官场上最成熟的老油条,他知道儿子吴三桂要想混出个名堂来,单只是自己这一个爹,那万万不够用的。所以一旦见到有势力的人,就立即拉着吴三桂过去,让吴三桂管人家叫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