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始料未及的调动(第3/4页)
饶是如此,在唐成让人送他回去后,连站都站不直的老孙还在不断的回头一声声喊着:“唐判司,我对得起你……”
唐成的确是信得过老孙,送走他后,就开始琢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司田曹怎么就莫名其妙的受了道衙的重批,想来想去,唐成觉得最有可能的就是老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的想要整他,毕竟如今司田曹的判司还是他,而老马在道衙里也有人。
然后,事情随后的变化却让唐成改变了想法,看着道衙一拨拨来人,来了之后就是批,而且批评的范围还都是老马的分管范围内,唐成先是诧异,继而最终认清了一个事实——有人要搞老马了。
有人搞老马,这对唐成来说自然是乐见其成,高兴都还来不及的,但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事儿到底是谁发动的?若是按照动机分析法的话,谁得利最大谁最有可能,那州衙里最有可能的人就该是司马张子山,毕竟把老马搞下去之后,按序就该他替补上前,由州衙老三升为二号人物,但是仔细想想张子山至慎至谨的行事风格,唐成又将这一猜想给否了,他要搞早就搞了,也不会等到现在,再说他也未必有这么大的能量,能使唤动道衙这么多方面大员。
不是张子山,那就只有姚使君了,但问题是老姚来的时间太短,能量同样不够,再说他也实在没这必要。
想来想去,唐成始终想不明白,这么些日子以来,这还是第一件让他彻底摸不着头脑的事情,为此唐成还特地使着张相文到他二叔那儿探探消息,结果却同样是一无所获,为此,他着实没少郁闷。
不过,虽然缘由想不清楚,但他对结果的预测却是异常的准确,在经过前期地毯式的轮番轰炸过后,道衙里正式形成文字的申斥随后便密集而来,这两步一走完,就连金州州衙里负责洒扫的杂役都看出来马别驾是不行了。
果不其然,仅仅就在四天之后,州衙里就传出了别驾马东阳以年老体力不济为由,申请致仕的消息。当然,这也只是官面儿上的说法,衙门里私下流传的版本却是道衙里来了人,手里拿着老马贪墨的实证逼其如此,老马将公事房里的笔洗、砚台等物摔光了之后,不得不捏着鼻子写下了请求致仕的文书。
至于这两个说法到底那一个更准确,实在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曾经在金州州衙风雨不动安如山的马别驾就这样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倒下了,随后,仅仅在一夜之间,金州马府便已人去楼空,更为诡异的是就连被放出的来福等亲近家人都不知道马别驾两口子到底是去了那儿。
青天白日的,昔日在金州州衙和文坛叱咤风云的马东阳竟然跟鬼魂一样突然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狗日的老马居然就这样全身而退,还真是便宜他了。不过这样也好,咱们总算是少了个绊脚石。”听着张相文愤愤然的话,此时再回顾起这件事情从发生到结束的全过程,唐成并没有感到多高兴,反倒是隐隐觉得后脊梁上有些发寒。
这到底是在整老马,还是在帮他?毕竟老马还有不到两年也就到了致仕的年龄,而以他的行事风格来说,为官几十年得罪的人少不了。如今这形势却是老马用不到两年的官龄,换了一个全身而退。静下心算算账,老马不仅是赚了,而且是赚大发了。
唐成不相信这是老马能干出的事儿来,他既舍不下这一年多的官位,也没有布这个局的眼光、魄力与心机,在道衙里更没有这么大的能量。若不是他,那究竟又是谁操的盘?
想到最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唐成在冯海洲一句“看老丈人”的笑话中,福至心灵的想到了当日孙使君走前的那番话,想到了老马背后那个连孙使君都忌惮的老狐狸岳父。
是他,肯定是他!然则,不等唐成派人前往道城求证此事,另一件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山南东道观察使大人再次到了金州,就在他抵达金州的第三日,细细巡查完金州修路进程的于东军派人将唐成叫了过去,随后说出了一句让他始料未及的话,“唐成,本使今日已与姚使君会商完毕,从明日起,你即调往道衙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