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风波恶 第242章 似小丑般蹦跳

距离上次见到白世明,已经四个多月了。

当时玉尹拿着完成的《梁祝》曲谱找白世明取钱,却不想受到白世明刁难。马娘子从洛阳返回开封后,听闻消息勃然大怒,二话不说便把白世明从开封赶去洛阳。

此后,虽马娘子千方百计想要修补和玉尹的关系,却为时已晚。

北园诗社之后,玉尹北上太原。

等他再回开封时,马娘子便发现,如今的玉尹已不是当初那个玉小乙,迅速在开封城崛起。

玉家的生意,是越来越大。

不仅是玉家铺子生意兴隆,便是那熟肉作坊同样火爆。

随着便桥屠场开办,玉尹等人闯御拳馆全身而退,这市井之中再也无人能够阻止玉尹的崛起。马娘子看在眼里,也只能苦笑。而今的玉尹虽依旧比不得她,可是羽翼已成,绝非马娘子能够应付。特别是在经历了几件事情后,玉尹和潘楼、千金一笑楼甚至高阳正店走得越来越近,也使得马娘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此,马娘子不得不提前推出尚未编排得当的《梁祝》,以挽回声誉。

也正是靠着《梁祝》,当然也有冯筝的魅力,总算是稳住了白矾楼局面。

但马娘子却觉察到,她请的那些文人虽编排了《梁祝》,但感觉着似乎好像少了些什么。

为此,马娘子还拿着《梁祝》的本子跑去找到她的好友,也就是那位千年一出的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只看了一遍,便蹙眉说:“匠气太重,全无半点梁祝之韵。”

“妹子,怎会如此?

我可是找了国子监的博士帮忙编排,怎会变成这样?”

国子监,那可是有隋以来便开设的中央官学,也是北宋最高学府所在。国子监博士,就类似于后世的大学教授一样,可谓当时的专家权威。马娘子听了李清照的评价之后,脸色很不好看。脑海中突然回响起,当初玉尹提议要编排梁祝的事情。

其实,当时马娘子是有些心动。

却被白世明阻拦,认为玉尹谱曲或许不错,但编排尚当不得大家。

可后来,当玉尹一篇解词问世之后,马娘子就有些后悔了!

内心里,还是有些不服气。

难道国子监博士,还比不得那马行街的屠户不成?

李清照说:“国子监博士的学问自然是好,可这填词谱曲,除了要有学问,更多时候还是靠着灵性。柳三变时,便无人比他才学更好吗?偏他能写出‘闲窗漏永,月冷霜华堕’的词来;庆历时,难道介甫公和君实先生便比不得东坡居士?可他二人却唱不出‘大江东去浪淘金’的绝唱。这便是灵性,与学问无干……东坡居士能做‘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是却写不出如君实先生那般厚重磅礴的《资治通鉴》。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优势,小乙也许善于填词,这曲子便是他谱出来,自然有更多理解;而国子监博士的学问固然是好,却未必能有此灵性。”

李清照一番解释,让马娘子哑口无言。

虽说内心里还是不愿承认玉尹能填出更好的词来,可又不知该如何反驳。

也许是觉察到了马娘子的心事,李清照笑了。

她从手边书本中取出一张夹页,递给马娘子。

“你道翠生生出落得裙衫儿茜,亮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掐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乌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襦,异花疼煞小金铃……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马娘子抬起头,轻声道:“怎地好像是曲儿词?”

“不正是曲儿词嘛……这便是小乙为潘楼所做填词,虽说韵律合,却真个写绝了这女儿家。

虽说潘楼那戏尚未出台,可是曲儿词却流出不少。

皆是些片段,但词儿极美……而这种词,却非国子监博士能作出,便是我言灵性。”

“这,这是那小乙所作?”

这词好不好,马娘子一眼能够看出。

虽说比不得国子监博士作得那般工整,却正如李清照所言,多了些灵性,远非她手中《梁祝》曲儿词可比。

“我早说过,小乙这人虽出身市井,却真个是有才学。

他前番辞了官家的敕命,许这一世也难出将入相……可是凭他手段,或许做不得柳三变那等白衣卿相,但做过风流名士,却也不难。姐姐以前,忒小看了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