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01章 刺客之大汉皇叔(第2/4页)

她年纪和刘协相差不大,却随刘协,经历过各种风语。

加之本就是出身官宦家庭,伏寿见过太多勾心斗角,所以在有些时候,比之刘协,更加沉稳。

她犹豫一下,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奏疏。

“妾身要先恭喜陛下。”

“哦?”

刘协平稳了一下情绪,诧异看着伏寿,疑惑问道:“梓童,喜从何来?”

“陛下看完这份奏疏,就知道妾身说的是什么事情。”

刘协疑惑的接过奏疏,打开来,凑在灯光下扫了一眼,脸色顿时大变。

他连忙坐直身子,认认真真的阅读完毕。

“梓童,这上面说的,当真?”

“当真!”

“为何朕未得到半点风声?”

伏寿笑道:“此事,乃司空之耻辱,自不愿提起。

这份奏折说起来,也并非是从司空府转来。晌午时,陛下登台祭天,家父偷偷把这份奏折给妾身,让妾身转交陛下。听说,这件事已经传开,高密郑玄郑康成,更派人送来奏疏于朝廷,表示愿意证明此事,请朝廷能够恢复他的身份。这件事,也让颍川一众名士,颇为尴尬。

妾身听家父讲,钟元常为此事还闯入司空府,请求司空饶恕其人……

若连钟繇都出面,也就说明,此事应该不假。不管怎样,此人也是大汉宗室,与陛下乃为同族。他既然有这样的本事,能够一路连败强敌……嘻嘻。陛下何不将此人拉拢到身边呢?”

刘协放下奏疏,沉吟不语。

片刻后,他轻声道:“那朕明日早朝时,把奏疏交与司空?”

“陛下,万不可如此。”伏寿一听就慌了,连忙阻止道:“若陛下把奏疏交出去,司空必然会追查其来源。到时候,不但陛下这边不好说,恐怕连一直暗中为我等传送消息的人。也要倒霉。

其实,陛下只需要知道此事即可。

明日早朝时,陛下向无意中询问,向来司空也难以追查。”

刘协想了想,点点头。表示赞同。

他又把那奏疏拿起来,扫了一眼之后,脸上顿时流露出一抹奇怪的笑容。

“梓童,此天不亡汉啊!”

伏寿看到刘协脸上的笑容,也不禁暗自开怀。

•••••••••••

第二天早朝,刘协一如往日,在金銮宝殿上。犹如木偶般听完朝议。

在曹操准备散朝的时候,刘协却意外的出声。

“曹司空,且慢。”

曹操一只脚已经迈出大殿门槛,可闻听刘协开口。又收回来,疑惑向刘协看去。

“陛下,可还有吩咐?”

“曹司空,诸公……朕昨日听宫中内侍们私下里谈话。说中陵侯有后,却不得还家?可有此事!”

“啊……”

曹操没想到。刘协会突然询问这件事。

对于刘闯的事情,他一直不太想提起……此前钟繇荀彧等人与他求情,曹操考虑到即将与张绣开战,也没有精力去顾及刘闯,所以便答应下来。可是,他并不打算宣扬出去,因为这件事……说出去的话,实在是太没有面子。他堂堂曹操,居然被人蒙蔽,误以为大汉宗室,堂堂名士之后为盗贼,落得个有家不能回的结果……这种事传扬出去,与曹操脸上无光。

按照曹操的计划,待他解决张绣之后,再收拾刘闯也不迟。

了不起留他一条性命,把他禁锢在颍川,也算是全了当初刘陶的名声。

可现在,刘协突然提起,让他全无准备。

不等他开口回答,就见朝臣中走出一人,“陛下所言中陵侯,莫非当年颍川刘子奇吗?”

“正是!”

“子奇不是绝嗣,又何来有后之说?”

刘协道:“朕也觉得奇怪,所以才想要问一问,是否真有此事。

陶公乃名士,刚直不阿。他被十常侍所害,朕如今思及,仍有些为之心痛。如果子奇公果真有后,切不可让他流落民间,被宵小欺凌。朕想问一问司空,刘闯其人,真中陵侯之后吗?”

承认,还是不承认?

曹操非常清楚,刘闯如今窃据北海,正缺少一个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