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弥勒净土血莲台 第三十六章 釜底抽薪(下)(第3/4页)
“宏毅放心,郑叔叔不会有什么事。你要是不放心,咱们就在这边等待,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郑宏毅心神不定的点点头,和郑言庆来到距离祖庙最近的一处集市坐下。
不仅仅是他们,还有各家族人,都集中于集市当中。所有人都知道,一场博弈正在祖庙中进行。此次博弈结束之后,不论谁输谁赢,郑家都将面临巨大变化。
“郑大兄,此次率南祖郑氏归宗,是我郑氏自西晋南渡以来,最为隆重的事情。”
郑善愿一身华服,端坐主位。
两边各坐有八个人,按道理说,族老会有十八个成员。但由于郑大士故去,安远堂还没有提出接替郑大士的人选,所以只能缺席。七房之中,除著经堂、安远堂之外,各有两名族老。如今七房除去一个名额,著经堂也除去一个名额,转给了南祖郑氏。而安远堂共有三名族老,郑大士故去,列席两位,也就是说,除去著经堂的四位族老之外,共十三人。
著经堂的四位族老,分别是郑善愿,郑元寿,郑元琮和郑善果。
郑善愿说:“只是我北祖自开立以来,七房分定。郑大兄此次回归,需选定七房中的一支,但不知,郑大兄选中何人?”
郑威站起来,手捧一卷族谱。
他神色凝重的走到七房宗牌前,双手高举族谱,向郑氏列祖列宗三拜九叩。
郑善愿的脸上,流露出一抹抑制不住的喜色。郑士机则握紧的拳头,紧盯着郑威。
其余各方族老,神色不一。
有的漠然,有的微笑,有的则神情古怪。
“自西晋南渡,一晃三百载。郑氏族人南北相隔,然则血脉相连,无法分割。
今日郑威,以南渡列祖列宗之名,重归宗族……愿归于六房宗祖连山公下。”
“怎么会这样?”
郑士机呼的站起身来,瞪大了眼睛,“郑兄,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不是已经说好了嘛……”
而郑仁基也流露出惊讶之色。
至于郑善愿,则面色铁青。
郑元琮、郑元寿、郑善果以及郑祖盛等人,全都惊愕不已,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向郑威看去。因为此前他们得到的消息,无一不是郑威率南宗,归入七房之下。
郑威没有理睬郑士机,恭恭敬敬将族谱放在六房宗牌前。
“这是阴谋,不可能,绝不可能……郑兄,到了这个时候,你可开不得玩笑啊。”
郑士机挥舞手臂,大声叫喊。
郑元寿浓眉倒竖,厉声喝道:“郑士机,你当这里是什么地方?竟敢大呼小叫?”
“可是,可是……”
郑士机突然用手一指郑仁基,“郑仁基,你耍阴谋!”
不等郑仁基开口,就听郑善果说:“郑士机,郑大兄归宗认祖,愿入哪一房名下,是他自己的选择。归入连山公房中,就是阴谋,那归入你房中,难道说理所应当?”
郑仁基微微一笑,“多谢三哥仗义执言。”
郑威则是一言不发,返回自己的座位,双手一拢,闭上眼睛。
任凭郑士机和他人争吵,他和另一位南来族老,始终一言不发。
“够了!”
郑善愿呼的站起来,“尔等吵个甚?”
他心里面,其实比谁都恼火。可偏偏,却发作不得。
这一次才是真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未能将南祖一宗成功收入帐下,反而搭上了两个族老的名额。
可这是在祖庙,不是菜市场。
郑善愿深知,当南祖宗房归入安远堂之后,已经使得安远堂,从某种程度上坚如磐石。这时候再提出把六房逐出安远堂的提议,显然不合实际。所以,郑善愿不论心里如何痛骂郑仁基,痛骂郑威,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失败的结局。
他正准备结束这次族老会,却见郑祖盛站起身来。
“自大士兄故去,至今业已一百四十八天。
可是安远堂到现在,还没有提名接替大士兄的人选。今日大家既然聚在一处,何不把此事敲定下来?否则十八族老却一位,终究是一个麻烦。
诸公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