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浩兰和德鲁兹山(第2/2页)
舍赫巴本地拥有的资源,得以维系其从天而降的显赫地位:一片蜿蜒起伏的葱翠谷地,麦田毗连着谷底的溪流,葡萄园和果树林则位于满是石头的小山坡上;而盖奈瓦特则是另一番景象,险峻地延伸上深谷的山脊,就在德鲁兹山当中。生活在纳巴泰卡纳萨的人民是如何以玄武岩巨石堆的产物为材料,成功地将音乐厅和水神庙建造在倾泻如注的溪流尽头的呢?随着罗马人铺的卵石路把你的双脚带往这一陡峭城市的最高点(如今是德鲁兹教派的一个村庄),你准会为占据山顶的三座建筑那般雄浑的气象而惊叹不已:三座建筑分别是一座庞大的异教神庙和两座基督教大教堂。我前天乘坐的带来意外收获的航班在飞越德鲁兹山过程中,给了我揭开谜底的一条线索。漫山遍野,巨石堆之间的间隙都得到了开垦耕种,直到雪线(7)为止(在山区东面,4月13日这天还有斑斑点点的积雪未化)。人类的勤勉劳作能创造出何等的奇迹啊!不过,人类的愚蠢行为也能给他最卓越的成就带来何等的浩劫啊!
————————————————————
(1) 1956年以色列入侵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并迅速向苏伊士运河区推进,引发第二次中东战争。英法两国借口调停无效隔天入侵埃及,试图夺取苏伊士运河并推翻纳塞尔政权。
(2) 现代也译作国王公路(King's Highway),典出《圣经·旧约》“民数记”第二十章十七节,摩西求以东王允许他们过境:“求你容我们从你的地经过,我们不走田间和葡萄园,也不喝井里的水,只走大道(原文作“王道”),不偏左右,直到过了你的境界。”
(3) 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T.E.Lawrence,1888—1935),也称“阿拉伯的劳伦斯”,因在1916年至1918年的阿拉伯起义中担任英国联络官,争取阿拉伯独立事业而闻名于世。
(4) 萨拉丁(Saladin,约1138—1193),阿拉伯民族英雄,埃及阿尤布王朝的第一位苏丹,因在阿拉伯人抗击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表现出卓越的领袖作为、骑士风度、军事才能而闻名于基督徒和穆斯林世界。
(5) 即阿拉伯人菲利普(Philip the Arab,204—249)罗马帝国皇帝,244年至249年统治罗马帝国,因出生在阿拉伯行省而被称为阿拉伯人菲利普。
(6) 舍赫巴在古典时代被称为菲利普波利斯,意为菲利普的城市。
(7) 多年积雪区的最低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