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选 举(上)(第5/14页)
明经之科亦起隋。《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初,北海贼帅綦公顺,率其徒三万攻郡城。明经刘兰成纠合城中骁健百余人袭击之”。《注》云:“刘兰成盖尝应明经科,因称之。《新唐志》曰: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则明经科起于隋也。”案《旧书·韦云起传》云:隋开皇中明经举。《孔颖达传》云: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天宝前试法,已见前。《新志》云:“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对时务策三道。亦为四等。”其所言亦不具。贞元二年(786年),诏明经习律,以代《尔雅》。元和时,明经停口义,复试墨义十条,五经取通五,明经通六。其尝坐法及为州县小吏,虽艺文可采,勿举。皆见《新志》。盖是科为时所轻,故应者流品较杂也。《通鉴》:僖宗乾符元年(874年),王凝母,崔彦昭之从母,凝、彦昭同举进士,凝先及第,尝衩衣见彦昭,且戏之曰:“君不若举明经。”彦昭怒,遂为深仇。及彦昭为相,其母谓侍婢曰:“为我多作袜履。王侍郎母子,必将窜逐,凝时为兵部侍郎。吾当与妹偕行。”彦昭拜且泣,谢曰:“必不敢。”由是获免。明经之为人所轻如此。李珏甫冠,举明经,李绛见之曰:“日角珠廷,非庸人相,明经碌碌,非子所宜。”乃更举进士,宜矣。张知謇兄弟五人,皆明经高第,恶请谒求进士。每敕子孙:经不明不得举。盖家本幽州,虽徙岐,尚沿河北旧风,较朴实也。珏、知謇事皆见《新书》本传。
明经之见轻,昔人皆谓由其所试惟资记诵。《通典》云:“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惟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注》云:“后举人积多,其法益难,务欲落之,至有帖孤章绝句,疑似参互者以惑之。甚者或上抵其注,下余一二字,使寻之难知,谓之倒拔。《旧书·良吏·杨玚传》:开元十六年(728年),迁国子祭酒。奏曰:“窃见今之举明经者,主司不详其述作之意,曲求其文句之难。每至帖试,必取年头、月日,孤经绝句。且今之明经,习《左传》者十无二三。若此久行,臣恐左氏之学,废无日矣。请自今已后,考试者尽帖平文,以存大典。”年头、月日,《新书》作年头、月尾。《日知录》曰:帖试之法,用纸帖其上下文,止留中间一二句,困人以难记。年头如元年、二年之类,月日如十有二月乙卯之类。今改曰年头、月尾,属对虽工,而义不通矣。既甚难矣,而举人则有驱悬孤绝索幽隐,为诗赋而诵习之,不过十数篇,则难者悉详矣。此所谓帖括也。《旧书·杨绾传》:绾言“明经比试帖经,殊非古义。皆诵帖括,冀图缴幸”。其于平文大义,或多墙面焉。”《通典》又云:“天宝十一载(752年),礼部侍郎杨浚始开为三行。”《注》云:“不得帖断绝疑似之言也。”《通考》:马贵与曰:“愚尝见东阳丽泽吕氏家塾有刊本吕许公夷简应本州乡举试卷,因知墨义之式。盖十余条。有云:作者七人矣,请以七人之名对,则对云七人某某也,谨对。有云:见有礼于其君者,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请以下文对,则对云:下文曰:见无礼于其君者,如鹰鹯之逐鸟雀也,谨对。有云请以注疏对者,则对曰:注疏曰云云,谨对。有不能记者,则只云对未审。其上则具考官批凿。如所对善,则批一通字,所对误及未审者,则批一不字。大概如儿童挑诵之状。故自唐以来贱其科。所以不通者,殿举之罚特重,而一举不第者,不可再应。案《考》载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诏:“旧制九经一举不第而止,自今一依诸科举人,许令再应。”盖以其区区记诵,犹不能通悉,则无所取材故也。”其言似矣。然业进士者之诵《册府》及《秀句》,亦何以异于业明经者之诵帖括邪?此则仍是尚文之风气为之耳。
明法:《新志》云:“试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第,通八为乙第。”《通典》云:“试律令各十帖,试策共十条。”《注》云:“律七条,令三条。”又云:“全通为甲,通八以上为乙,自七以下为不第。”《新志》辞亦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