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八章 惊天巨变(第4/6页)
实际上,尊王思想在江户时代初期就已经产生,我们前面说朱舜水的时候就已经讲过了,只不过那时候国泰民安的,大家也就口头上尊尊,心里面想想,谁也犯不着会去为了天皇而跟幕府叫板,可现在情况两样了,外国人公然欺负到日本人的头上了,而幕府居然为了迎合外国人公然违背圣旨,所以实在有必要力挺天皇一番了。
抱着这样心态的人,在日本越来越多了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吉田松阴说是宣传天皇超然一切,其实还是想借着尊王的大旗推翻幕府,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让日本摆脱沦为他国殖民地的困境,说白了人家是想清理内部阶级矛盾并且救国救民,和后来日本军部借着天皇的名号没事儿随便乱侵略人家搞“圣战”以及借着“皇军”的名号搞杀人放火是完全的两码事儿。
从这所被称为吉田塾的学校里,后来走出了无数日本明治时代的风云儿,比如桂(不是假发)小五郎、高杉晋作(不是高杉晋助)、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等——PS 没有坂田银时。
这些人都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称号——松阴门下。
不仅如此,对于幕府和外国人妥协一事,吉田松阴也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公然宣称签订通商条约是“不思国患,不顾国辱,不奉天敕,将军之罪天地不容,人神共愤”!
这样一来自然就要招幕府惦记了,恰好当时正在搞安政大狱,就是幕府为了维护国内和谐稳定而搞的一场大规模肃清异己的活动,一向朝幕府和将军发起猖狂攻击并且涉嫌暗杀幕府高官的吉田松阴也受了牵连,被逮了进去,这回就不是关两年放出来就能完事儿了的,安政六年(1859年)十月二十七日,他被斩首于江户,年仅29岁。
之后,松阴门下的弟子们怀着对幕府的刻骨之仇,为自己的老师收了尸。
这帮长州藩出身的人从此走上了拼了命也要反幕府的道路,顺带攘夷。
与此同时,全日本也差不多都在这个时候掀起了一股攘夷的浪潮,在这攘夷大军里,充当中坚砥柱的,是武士阶级,其中犹以中下层武士为主。
若是按地方来划分的话,最主要的攘夷地区有水户藩、长州藩、萨摩藩以及京都地界儿。
水户藩就不说了,算是尊王老区了,自水户黄门跟朱舜水激情四射以来,他们那儿讲尊王已经讲了两百年,现在再与时俱进地配上攘夷,那几乎就成了尊攘思想的发源地。
当然,因为和幕府的特殊关系,所以水户的尊王攘夷是最纯粹的,就是尊王和攘夷,绝不搞倒幕。
长州藩位于今天日本的山口县一带,藩主姓毛利,他们的藩祖是被誉为“战国第一智将”的毛利元就。
他们家最强大的时候,曾经占了日本中部地区(简称中国)百分之八十的土地。
元就死后,继承人是他的孙子,叫做毛利辉元,这个人总的来说一句话,心比苍天高,手比豆腐软。没什么那本事却还总想做老大。
话说在当年的关原合战中,虽然表面上看是由德川家康对阵石田三成,其实石田三成虽说是丰臣家的代表,但其实也就是个战场总指挥,西军的真正最高统帅,是毛利辉元。
那时候请他来做西军的总大将一开始他还摆着个架子不肯来,最后石田三成承诺,一旦打败德川家康,就让毛利家成为日本第二大家族,仅次于丰臣家,这位大爷这才答应参战。
但结果是他们打输了,战败的直接原因是毛利家的分家小早川家的当主小早川秀秋——这孩子在战斗最白热化的时候临阵倒戈,从石田军跳槽到了德川家,导致石田一方瞬间兵败如山倒,一切幻想皆化为泡影。
不过虽说如此,可毛利家在战后还是受到了相当大的惩罚,长州藩原本120万石的领地被削减到了30万石,一下子就穷掉了。
从此,长州藩就恨上了幕府。
扳着手指头算算,这仇已经两百多年了。
尽管俗话说仇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但这种情况似乎永远只出现在八点档的肥皂剧里头,事实的情况是,尽管几百年过去了,可长州对幕府的仇恨是有增无减,并且在幕末的时候,达到了最高潮。
在长州藩,尊王这个概念是被很大程度上歪曲了的,原本的“敬重尊敬皇家”这个概念,被很多痛恨幕府的年轻武士刻意曲解成了要以皇家的名义推翻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