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卷壹 第三章 邪马台:倭国统一的雏形(第3/6页)

魏国人发现,邪马台国有市场,而且覆盖率挺高,换言之,这地方其实是有可以用来做交易的剩余物资存在的,同时也有货币。

不光有市场,就连经济秩序也建立了起来。比如为了控制物价,卑弥呼就特地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安排了专门的人手,用来管理市场,以防价格出现狂飙或是暴跌等恶意操控现象。

同时,在这个国家,开始渐渐地出现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他们的房子比起普通老百姓的来要考究很多,堪称豪宅,不过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特权阶层,先当了卑弥呼手下的大官,然后再以权谋私,变成了有钱人。

邪马台的老百姓对当官的必须要绝对服从,比如农民在路上碰见了官员,就得立刻趴下身子,滚到一旁,用蹲着或是跪着的方式打招呼,当官员问起话的时候,百姓则一定要双手触地,并且大声回话。

在最后,魏国使者们还对邪马台国以及周边地区的住民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观察。这个国家的人民身高普遍不高,平均成年男子也就三四尺而已。汉代的度量衡和现在差别甚大,你千万不要以为关云长身高九尺就是超过姚明了,其实汉朝的一尺大抵等于如今的23厘米,换算下来,当时邪马台人的身高连一米都未满。

人长得不高的原因,多半是和当地的住民很少摄入动物蛋白有关,但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饮食习惯的缘故,邪马台人的身体都非常健康,平均寿命也很长,活到八九十岁的老人十分多,甚至还有百岁高寿的,让魏国使者惊叹不已。

此外,魏国人还发现,在邪马台,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喝酒,但酒量又似乎普遍不高,小酌几杯便能醉得东倒西歪。

总之,在魏国使者们的眼里,邪马台是一个相当不错且非常值得交往的国家,穷一点、落后一点都没关系,这年头谁还不是从板砖木棍时代摸爬滚打过来的呢。

所以在回到洛阳之后,使者们毫无例外地向曹芳、司马懿以及曹爽三人表示,邪马台人有仁有义,还很懂礼节,所以联倭抗吴这条国策,是一个可持续下去的好计划。

事实上,正如魏国人所评价的那样,邪马台国确实非常知礼节。由于在两国之间一来一往的两次互访中,魏国赐予了邪马台很多礼物,尤其是第二次,除了数量和质量远超第一次的那些丝绸珠宝金银等财宝外,甚至连一与的礼物都准备了——木质的兔子玩具一个——所以心怀感激的卑弥呼想到了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等一系列类似的中国成语,打算再度派遣使者赴魏访问,以表答谢。

正始四年(公元243年),邪马台使者伊声耆、掖邪狗等八人赴洛阳面见曹芳,得大量赏赐,其中掖邪狗还被封为中郎将。

值得一提的是,在伊声耆、掖邪狗这次出访的礼单中,邪马台国除去像以前一样送了生口之外,还多了一样稍微拿得出手的东西:倭锦,即日本自制的丝绸。

这就证明,中国的丝制技术,已经被传到了日本。

就在这帮人回来之后没多久,新一轮的访魏活动又在卑弥呼的脑海中酝酿起来了。

虽说在常人看来这种由倭国发起的频繁交往实在是有些骗赏钱的嫌疑,但其实卑弥呼心里最明白,此时此刻,有着远比一切金银财宝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性命。

狗奴国又杀过来了。

在得知魏国使者到访邪马台的消息之后,狗奴王明白自己之前想等着双方关系淡化之后再动手的计划铁定是泡汤了,所以他当机立断,又作出了一个新的决定,那就是先下手为强,在最短的时间内火速灭掉邪马台,瓦解各部联盟,独霸倭国。待到把这锅生米煮成熟饭之后,再派使者去魏国,要求他们封自己做唯一的倭王,反正对方想要的不过是联倭抗吴,至于联合倭的哪个部落,想来应该是不会太在乎的。

所以在魏国使者回国之后不久,狗奴便发动了极为猛烈的进攻,在他们强大的战斗力下,邪马台联盟失地丢城,节节败退,虽然靠着人多势众才勉强稳住阵脚,可任谁都知道,若要长期这么打下去,那全邦灭亡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答谢为名,行求援之实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而且因为此次访问事关重大,故而卑弥呼决定把首席使者的重任再度交给在当年曾在魏国上下好评如潮的老牌外交官——难升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