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二章 三国时期,魏国与倭建交牵制吴国(第7/9页)
孙权为什么要派卫温和诸葛直出海?
《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卷二:“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
可真的是这样么?
我想未必。因为在卫温和诸葛直自台湾回来之后的当年,就发生了一件大事:他们两人被同时下了大狱,然后又同时被杀。
罪名是“违诏无功”。
违诏,就是违背了孙权的命令;无功,就是任务没完成。
事情发生在回来的当年,而且又是两人同时被杀,所以不管怎么看,卫温和诸葛直的死,似乎都和“求夷洲及亶洲”一事有关。
换言之,他们这次出海,不光没有完成任务,而且还违背了孙权的旨意。
这就很奇怪了。
夷洲和亶洲两地,在此之前都不曾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地理数据,即无人知晓那两块地方到底位于大海中的何处,说穿了,卫温和诸葛直其实是去探险的。
既然是探险,那么就要看运气了:运气好的,找得到;运气不好的,找不到;再衰点的,直接死大海里。可不管找到还是没找到,都只是一种撞大运的行为,即便没找到,那也实属正常,你孙权又有什么理由将他们治罪处死?
就算是心情不爽想杀人玩儿,那也不至于以无功违诏为名弄死两人吧?这样岂不是让人一看就会觉得很假。
违诏一说首先就不靠谱,人家已经完全按照你说的去做了,船都出海了,去“求”夷洲和亶洲了,何来违诏?
无功的说法似乎也站不住脚,虽然亶洲是没求到,可夷洲却是板上钉钉地给纳入版图了,这能叫“无功”么?就算没有全额完成任务,大不了明年接着出海再找,断不至于叉出去引颈一刀快吧?
违诏无功之说,确实相当地邪乎。
除了罪名之外,此事本身也是疑点重重,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吴国虽然占据东南,国家还算富庶,可这也不过是和西南蜀国相比的结果罢了,要是和魏国比的话,那显然是还差得很远。
所以若是从这层角度出发考虑的话,你就会觉得吴国不太可能派人出去玩探险这种烧钱的勾当,既然是率军数万出海,那肯定得在非常明确自己此行目的地的情况下做出的行为。
而当时在世界上能够为中国人所知的,位于海外的,并且确切存在的国度,同时交通还算便利的,说穿了只有一个——倭。
其实一个显著的依据是,在孙权发现夷洲之前,没有任何人知道,也没有任何文献提到过这个地理名词。
既然不知道也没提过,那孙权又怎么会下诏让人去找一个他从未听说过,连名字都不曾知晓的小岛?这就好比如果你在今天上午8点10分第一次知道并认识了住在我家隔壁的邻居李二狗,那么请问,你是否有可能在今天上午8点09分的时候提及“李二狗”这三个字呢?答案显然是“不可能”吧?既然你做不到,那孙权当然也做不到。
亶洲也是一样的,当然,鉴于此地是几个江浙老头代代口传的传说之国,所以孙权或许事先知道,而夷洲,则是连口传都不曾有过,所以他是肯定不知道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史上第一部记载着夷洲和亶洲这两个词汇的书籍,就是《三国志》。
《三国志》此书乃西晋陈寿所著,根据之前阐述的李二狗逻辑,我们完全可以认定,孙权是绝对没有可能在卫温和诸葛直出发之前,对他们说出“夷洲”二字的。
换句话讲,卫温和诸葛直此行的目的,也就自然不可能是去“求夷洲及亶洲”了。
陈寿是人,你也是人,大家都是吃一碗饭长大的,而且你肯定吃得比他好,所以没必要觉得他写出来的东西是多么的神圣不可侵犯,这世界上只要是人做出来的事情,就不可能十全十美,仔细找找的话,总归会发现一两处小黑点的。
事实上,如果把夷洲换成倭国的话,那整件事情就可以说得通了:孙权派卫温和诸葛直去倭国办外交,结果两人走差了道儿,误打误撞地飘到了夷洲,于是只能趁势占领,窝了一年之后带了几千个土人回建业交差,虽说扩大了版图是个好事,但显然孙权对此并不满意,所以两人就这么被下了大狱,还被砍了脑袋。
本该去倭国的,没去,是违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