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章 三桓一体(第2/4页)
“这个……”鲁昭公有些犹豫了,他知道子家懿伯的话更有道理。“那,你走吧,不过千万要保密啊。”
子家懿伯知道鲁昭公这是信不过自己,既然这样,不如自己识趣一点。
“主公,我知道您怕我泄漏了秘密。我要是把事情泄露出去,我不得好死。”子家懿伯先表了态,看鲁昭公还是不放心的样子,索性继续表态:“这样吧,主公给我腾间屋子,我就住在宫里。”
子家懿伯就这么住在宫里了,有吃有喝还有美女陪聊天,倒也不错。
【决定好做】
鲁昭公迟迟下不了决心,直到秋季的时候,一件事情让他不再犹豫,决定动手了。
九月,鲁国祭祀鲁襄公,同期,季孙家举行家祭,祭祀季孙家的祖上季友。
因为三桓已经瓜分了鲁国,公室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后宫的费用,已经养不起原先的国家歌舞团。因此,国家歌舞团的演职员工们平时四处走穴,基本上成了社会演出团体,国家演员成了艺人。国家祭祀的时候,花钱雇他们来演出。
按照周礼,鲁国可以使用天子规格的礼仪,因此祭祀鲁襄公用祭祀天子的标准。于是,鲁襄公的庙里上演祭祀舞蹈,舞蹈名称为《万舞》,一共需要六十四名演员,组成八八演出方阵,称为八佾(音义)。
与此同时,季孙家的祭祀竟然也采用天子规格,也上演《万舞》。
可是,会跳《万舞》的人只有六十六人。
怎么办?艺人们是见钱眼开的,谁出价高,就去谁家跳。
结果,季孙家上演正宗《万舞》,而鲁襄公的庙里只有两个上了年纪的艺人在跳《万舞》。
鲁昭公非常恼火,鲁国公族都很恼火。
孔子是不会错过这样的学习机会的,他去了季孙家观看《万舞》,他也觉得季孙意如太过分了。
按《论语》。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成语,出于这里。原意是“这都能做出来,还有什么做不出来”,后来转化为“这样的事情都能容忍的话,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
连一个民办教师都觉得太过分了,何况堂堂一国国君的鲁昭公?
是可忍,孰不可忍?鲁昭公决定动手了。
鲁昭公召集了臧昭伯和郈昭伯,商议出兵攻打季孙。到了这个时候,臧昭伯也是义愤填膺,赞成动手了。公为兄弟几个又联络了季公若作为内应,伺机行动。
当时的形势是这样的,孟孙家族势力最小,与季孙家族几乎没有往来;叔孙婼因为看不惯季孙家用天子之礼,因此前往家族地盘阚地巡视去了。其余家族,对季孙家族都是既恨且怕。
九月十一日,根据季公若提供的情报,季孙家祭祀结束,该放假的都放假了,家里最为空虚。
“动手。”鲁昭公下令。
宫中卫队、臧家家兵、郈家家兵,三路人马合在一起,鲁昭公亲自带队,神不知鬼不觉杀奔季孙家。季孙意如万万没有料到鲁昭公会出兵讨伐自己,防备不及,被鲁昭公的部队杀进家中。
季孙意如知道大事不妙的时候,已经无路可逃了。好在家中修了一个高台,原先就是为了预防不测的,现在用上了。季孙意如带着亲兵躲上了高台,据台坚守。
鲁国已经多年不打仗,臧家和郈家的队伍更是根本不知道怎么打仗,因此虽然人多,却攻不下季孙家的高台。
季孙意如在高台上也是战战兢兢,生怕下面的点火烧楼,那时候非烤熟了不可。
“主公,我犯了什么罪啊?拜托调查清楚好不好?能不能让我到沂上去,等待您调查清楚啊?”季孙意如对鲁昭公高喊,想要鲁昭公放自己去南面的封地。
“不行。”鲁昭公拒绝。
“那,能不能先双规啊,把我软禁在费地好不好?”季孙意如继续哀求。
“不行。”鲁昭公再次拒绝。
“那,那让我带五辆车出国逃亡行不行?”季孙意如还在哀求。
“不行。”鲁昭公仍然拒绝。
季孙意如绝望了,现在他只能拼命抵抗,然后期待奇迹的出现。
子家懿伯看三家联军拿不下高台,感觉事情有些麻烦。
“主公,还是让季孙流亡算了。现在我们拿不下高台,而季孙家的人很可能就快赶来,到时候恐怕就麻烦了。”子家懿伯建议见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