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自投罗网(第2/5页)

换言之,要量力而行。

与之相反的一句话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可见,如果我们学了春秋,就不会闹“大跃进”那样的笑话了。

秋天,宋国的盂。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该发生的终究要发生,与天上有没有云并没有直接关系。

宋襄公提前十天来到,亲自检查各种接待工作,数十遍练习怎样执牛耳歃血为盟,怎样对诸侯讲话,怎样行使担任盟主之后的第一次权力。

“仁义无敌。”宋襄公念叨着。这将是他荣任盟主后就职宣言的第一句。

“这是一届盛况空前,无与伦比的盟会。”宋襄公又念。这是他准备给这次盟会的总结性发言的最后一句。据他的乐观估计,因为有齐国和楚国的参加和鼎力支持,与会盟国数量应该在二十以上。这个数量,无论是南联盟大会还是联合国大会都没有达到过。

可是,他没有想到,从一开始,他就在犯错误。更糟糕的是,他的错误是愚蠢的、后果严重的。

下面,来看看宋襄公犯了什么错误。

第一个错误,名不正言不顺。

齐桓公称霸,是尊王室以令诸侯。宋襄公不是不知道这一点,可是他很担心得罪楚国,如果楚国和王室都来了,谁排在前面?权衡利弊,宋襄公觉得宁可得罪王室,不能得罪楚国。所以,他决定不邀请王室出席。

仁义仁义,首先把王室给仁义掉了,这不是假仁假义吗?

假仁假义,是很容易被人瞧不起的。

王室没有出席,楚国阵营因此藐视宋国,知道他们没有底气;齐国阵营因此不满宋国,认为他们讨好楚国。

盟会还没有开始,已经没有人喜欢宋襄公了。

第二个错误,可以感动别人,可以感动世界,但是不能感动自己。

宋襄公被楚成王的爽快所感动,更被自己的仁义所感动。于是,他建议召开一次衣裳之会。什么叫衣裳之会?就是大家只穿衣裳,不穿裤子?零分。

所谓衣裳之会,就是大家都不带兵车,坦诚相待,和平赴会。衣裳之会,又叫乘车之会,乘车是什么意思?乘车跟战车相对应,就好像旅行轿和装甲车的区别。

“主公,楚国人是南蛮,没什么信用可言,我看,咱们还是在附近埋伏下兵力。楚国人如果讲信用最好,如果他们出什么妖蛾子,咱们也能及时应对。”子鱼见宋襄公全无警惕,提醒他要防备万一。

“这怎么行?信用啊,仁义啊。咱们不能言而无信啊。”宋襄公否决。

任何时候,感动自己都是危险的。

【自投罗网】

楚国的号召力被证明是强大的,盟会前两天,陈穆公、蔡庄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陆续抵达,入住国宾馆。

盟誓当天早上,楚成王来到。看上去,楚成王还是很讲信用,尽管随从人员多一点,但是兵车一乘也没有带。

齐孝公没有来,齐孝公在盟誓的头一天派人前来,说是痔疮发作,无法前来,预祝大会圆满成功。此外,宋国负责邀请的鲁国、卫国、燕国、晋国等国家的领导人全部缺席,而且是无故缺席。说白了,这些国家根本不尿你宋襄公这一壶。

宋襄公觉得很没有面子,可是,事已至此,厚着脸皮也要继续下去啊。

宋襄公只是觉得没面子,可是,子鱼感觉到了巨大的危险。如果齐孝公以及齐国体系的诸侯们在,那么齐楚形成抗衡,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可是,现在的形势是宋国面对楚国体系六个国家,人家都不用动用兵车,也能把宋襄公给就地办了。

“主公,事情不太妙啊,我看还是溜了比较稳妥。”子鱼悄悄找到宋襄公,建议赶紧逃跑。

“嗳,这怎么行?那不成宋跑跑了吗?咱们是东道主啊。你放心好了,楚王是个讲信用的人,啊,仁义无敌。”这个时候了,宋襄公还在讲这个。

子鱼一看,该死活不了啊。既然如此,自己留个心眼吧。

盟誓开始了。

祭祀,杀牛,牛耳朵端了上来。

牛耳朵是谁的?

陈国等五国领导人都面带讨好的笑容看着楚成王,楚成王则面带笑容看着宋襄公。

牛耳朵送到了宋襄公的面前,他要伸手去接。可是,突然他犹豫了,因为他看见诸侯们怪异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