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荆轲刺秦王(第8/9页)
嬴政很高兴,说:“这是好事啊!如果天下诸侯都像燕王那么识趣,百姓们也可以少受些苦了。”于是换上礼服,以九宾之礼在宫中接见燕国使者。
此时秦国十分强盛,咸阳的宫殿修得又高又大,九宾之礼又被设计得极其森严隆重。荆轲等人一入宫门,便感受到了一种无比的威严,仿佛天下所有的权力都被集中到这座宫殿中,高高在上的嬴政已经不是人间的君主,而是天地万物的主宰。
这就是秦国啊!
荆轲暗自赞叹,同时提醒自己不要被这表面的繁华所震慑,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他捧着装有樊於期人头的匣子走在前面,秦舞阳捧着地图匣紧随其后,在秦国众臣的注视之下依次拾级而上。
从宫门到主殿,要经过三段台阶,每段台阶都有七八十级。台阶两旁,是高大威猛的持戟之士,他们身上披着整齐的盔甲,头顶梳着同样的发髻,脸上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神色。荆轲目不斜视,稳重前行。秦舞阳就没有那么淡定了,他时不时偷偷看看两旁的武士,又瞄瞄手中的地图匣,脑子里一片空白。来到主殿的台阶下,秦舞阳已经是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从脑门冒出来,脚步歪歪斜斜,仿佛就要摔倒。
这种反常的表现当然引起了宫中卫士的注意。
按照秦国的律法,主殿之上,只有秦王一个人可以佩剑,其余文武百官都不能携带武器,所以宫中卫士也只是在殿下执勤。荆轲被搜过身后,登上主殿台阶,刚走两步,听到卫士在身后断喝一声,回头一看,只见秦舞阳已经被拦住,不让上殿。
荆轲心里一惊,但是很快就镇定下来,朝着秦舞阳笑笑,又向前几步,高声向嬴政奏道:“北部蛮夷之地的小人,从来没有见过天子的威仪,难免失态。恳请大王宽恕他,让他能够完成使命。”
嬴政倒也没有太在意,但是留了个心眼,说:“他就不必上来了,你把他手里的地图和樊於期的人头一并拿上来给寡人看看。”
荆轲于是从秦舞阳手里拿了地图,连同人头匣子陈列到嬴政面前。嬴政验过人头,认得是樊於期,戒心去了一大半,命荆轲将地图展开给他看。
荆轲强压着内心的狂喜,将地图呈给嬴政。嬴政抓住卷轴的一头,荆轲抓住卷轴的另一头,缓缓展开。等到地图展至最后,藏在里边的徐夫人匕首就露出来了。
嬴政“啊”了一声,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荆轲左手抓住他的袖子,右手抄起匕首向嬴政猛刺过去。嬴政本能地向后一退,袖子被扯断,然后伸手拔剑,不料佩剑太长,一下子竟然拔不出来。而荆轲一击不中,第二击又至。嬴政只好拿着剑鞘挡了一下,又拔剑,那剑却似被粘在鞘中一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嬴政只好围着柱子躲避,荆轲紧追不舍。由于事发突然,殿上群臣先是吓了一跳,接着便乱成一团。有上前帮忙的,手里又没有兵器,不是荆轲的对手;有呼叫武士上殿的,秦国的律法又明确规定只有秦王本人才能宣召武士上殿,武士们也不敢造次。眼看嬴政将要被追上,有个名叫夏无且的宫中医生冲上前去,用手里提着的药囊砸了荆轲一下。这时有人大喊:“大王快把剑推到背后去拔!”嬴政猛然醒悟,将剑鞘往背后一推,顺势将剑拔出来了。
嬴政剑长,荆轲刃短,这一来主客易位,嬴政上前,一剑便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瘫倒在地,将手中的匕首向嬴政投过去。嬴政连忙闪身,匕首擦着头皮飞过,钉在身后的铜柱上。嬴政大怒,又连刺了荆轲几剑,将他刺成了一个血人儿。
这个时候,荆轲知道事情是办不成了,他强忍着伤痛,靠着柱子坐起来,对嬴政说:“今天的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开始我想劫持你,逼你和我们签订合约以回报太子……”话未说完,已经气绝身亡。而殿下的秦舞阳早就被剁成了肉酱。
嬴政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受了惊吓,很长时间都闷闷不乐。事后,他论功行赏,特别赏赐给夏无且黄金两百镒(一镒约二十四两)。
荆轲刺秦王,无疑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精彩的刺客故事,没有之一。司马迁写《刺客列传》,先后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五个人的故事。但在中国历史上,荆轲的知名度远远高于前面四位,这也许和他那首传唱千古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