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荆轲刺秦王

首灭韩国,秦国加快统一步伐

战争仍在继续。

公元前232年,秦军攻赵,在番吾(今河北省灵寿)遭遇李牧阻击,大败而回。

公元前231年,秦国成功策反韩国南阳守将腾(姓氏不详),封其为内史(秦国官名,掌管京师民政),因此在历史上,此人又称为内史腾。

公元前230年,秦国以内史腾为将,发兵进攻韩国。嬴政弃本土诸多名将不用,而将此重任交给降将内史腾,自然是看中了他熟知韩国的情况,而且在韩军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内史腾果然不负厚望,一举攻克新郑,俘虏了在位九年的韩王韩安。秦国遂将韩国灭亡时的全部领土改建为颍川郡。

韩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

韩国的灭亡,自然是由于秦强韩弱,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天下统一已是大势所趋。

战国的乱局源自春秋,但其战乱的规模和损害程度又远胜于春秋。《战国策》曾经这样生动地描述:一场大战下来,战死者的丧葬费和伤者的医药费,再加上车马武器的损失,“十年之田不偿也”。死伤的将士“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曝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父子老弱系虏相随于路”,战败的国家“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满海内矣”。

而自三家分晋的两百多年以来,这样的大战连年不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天下百姓对于结束战争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要求实现统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如果说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那么秦国凭借着先进的政治制度、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灵活的外交手段,已经在这场漫长的拉锯战中获得了人民的支持,成为众望所归的“乱世终结者”了。

内史腾也许是出于顺天应民的想法,才主动投降秦国,并且甘为驱使,充当了灭亡韩国的捉刀人。

赵国名将李牧

嬴政的下一个目标是赵国。

也是天意使然,公元前230年,赵国的代地发生大地震。据《史记》记载,“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太半坏,地拆东西百三十步”,造成的破坏可想而知。

到了公元前229年,赵国又发生大旱灾,庄稼地里颗粒无收。民间传唱着一首歌谣:“赵国哭,秦国笑,谁要是不相信,那就看看地上长不长草。”(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上生毛)

秦国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再度出兵攻赵。

秦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王翦率领,兵出上党,直下井陉(今河北省井陉);另一路由杨端和率领,兵出河内,进逼邯郸。

赵国则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

中国古代有一篇《千字文》,是少年儿童通用的启蒙读物,其中有一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所谓起翦颇牧,就是指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因为这八个字,后世也有人将四人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这种说法有些片面。战国时期人才辈出,能够与这四人比肩的兵法家不在少数,吴起、乐羊、孙膑、庞涓、樗里疾、甘茂等人都可圈可点。所以将“战国四大名将”改为“战国后期四大名将”或许更为合适。

王翦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自幼研习兵法,少年投身军旅,通过累积军功,一步一步做到将军的级别。据史料记载,王翦第一次独当一面,是公元前237年进攻赵国,取阏与、轑(liǎo)阳等地,为秦国攻占漳水流域立下大功。秦国诸多将领中,王翦以稳重而闻名,号称“不败之将”。

同样没有打过败仗的李牧是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人,原本镇守代地、雁门一带,防备匈奴人进攻。

匈奴即春秋时期的戎人、狄人,战国时期的胡人,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中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他们逐水草而居,善于骑射,经常入侵秦、赵、燕等国北部边境,所到之处,屠杀平民,焚烧房屋,摧毁城池,劫掠财产,给这些国家造成巨大的困扰。

由于匈奴人骁勇善战,来去如风,防不胜防,各国都拿不出有效的办法来对付他们,只能抓紧修筑长城,企图依靠城墙将匈奴人拒之门外。

即便如此,匈奴人仍然能够突破长城的薄弱环节,抢到他们所需要的牛羊、粮食和俘虏。

然而,当他们遇到李牧的时候,发现自己遇到了最难对付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