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前,人类差点灭绝(第2/5页)
1962年10月14日,一个万里无云的星期日早晨,两架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在古巴的西部上空,拍下了大量照片。
第二天,美国的大量专家把每张照片放大,认出了照片里的导弹发射台,发射弹道导弹的建筑物,以及一枚中程弹道导弹。
10月16日,这份情况汇报被摆到了肯尼迪的办公桌上。
肯尼迪又惊又怒!
他知道不能相信苏联人,但绝没想到,苏联人真的敢在美国人的眼皮底下,部署一支分分钟可以毁灭美国的核导弹力量!
肯尼迪立刻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
在会上,所有的人都认为决不能接受苏联的导弹部署,但对如何移除苏联的导弹而避免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大家的意见却不统一。
肯尼迪有点倾向于对古巴导弹基地实施一次无预警打击,而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则主张再次入侵古巴。最终,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提出建议:能否先封锁古巴?
这个建议让肯尼迪最终决定:先外交,再武力。
5
苏联和美国的第一个回合的较量开始了。
10月18日,肯尼迪在白宫的总统办公室,约见了苏联外长安德烈·葛罗米柯。

肯尼迪会见葛罗米柯(左三)
在两个多小时的谈话中,葛罗米柯始终没有提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事,而令人奇怪的是,肯尼迪也同样没有提,只是不断强调:美国绝不能容忍苏联在古巴部署进攻性武器。
谈话的时候,U2高空侦察机拍摄的照片证据,就在肯尼迪的右手抽屉里。
后来的史学家都没有搞明白一个问题:肯尼迪既然已经约见了葛罗米柯,为什么不当面质问他呢?
唯一的解释可能是,肯尼迪希望给对方一个机会,一个主动坦白的机会。
唉!这又不是谈恋爱!
而葛罗米柯根据肯尼迪的态度,也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汇报给了克里姆林宫:
情况令人满意!美国不会有什么反应!
6
第一个回合无疾而终,第二个回合拉开序幕。
10月22日中午,美国驻联合国官员交给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一封急电,要求他下午6点,必须赶到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腊克斯会面。
多勃雷宁一下子就感到情况不妙。
下午6点,苏联大使见到了美国国务卿。腊克斯告诉多勃雷宁,美国总统肯尼迪将在1个小时后对全美国发表电视演讲,并交给了他总统电视演讲的讲稿,同时还有一封肯尼迪写给赫鲁晓夫的信。
多勃雷宁赶紧赶回大使馆,向莫斯科汇报。克里姆林宫也乱作一团——肯尼迪不是胆小懦弱的吗?难道要动真格的了?
晚上7点,肯尼迪的全国电视讲话如期开始。
在电视讲话中,肯尼迪向美国——等于向全世界——宣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了核导弹,而这一情况是美国绝不能容忍的。肯尼迪表示,将对古巴施行“隔离”(quarantine)。之所以用“隔离”而不是“封锁”(blockade),是肯尼迪政府认为,“封锁”还是带有明显的战争意味,而“隔离”,只是要求所有携带武器进入古巴的船只,调头离开。

《纽约时报》相关报道
电视讲话之后,肯尼迪随即宣布美国进入三级战备状态:183架携带核弹的B-47轰炸机,被疏散到美国国内33个民用和军用机场;66架携带核弹的B-52升空待命;22架携带空空导弹的截击机在佛罗里达海岸上空待命。
这一切,就是为了保证美国在遭受核打击之后,在第一时间能实施“核报复”。
7
10月23日,第三回合。

肯尼迪签署“隔离令”
苏联政府的声明来了:要继续按照协议,使用武器援助古巴,坚决拒绝美国的拦截,如果美国动手,苏联“将进行最激烈的回击”!
与此同时,苏联和美国的另一条秘密联系线也在高速运转: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私下里与苏联大使多勃雷宁接触。
小肯尼迪询问:禁行令生效后,苏联的船只打算怎么办?
多勃雷宁回答:一切照旧。
小肯尼迪警告:美国军舰真的会开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