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4/9页)
牙签鸟给大领导清理了10颗牙齿,进账1000元。
大领导嘎嘎大笑,欢喜得合不拢嘴。
大领导已经决定,把牙签鸟连同广五,一卦收走!
只要狗过得比我好
要办暂住证。
必须办暂住证。这个城市的秩序很严格,任何一个异乡人来到这个城市,都必须办暂住证。
狗剩听人家说,哪儿哪儿有个大厅,专门办证。
狗剩问了几个人,才找到那个大厅。
果然看见大厅的一个窗口上贴着“办证”的红字,很耀眼。
狗剩看见一些人正在排队,于是,就站到了队伍里。
让狗剩惊异的是,排在他前面的那些人,怀里都抱着狗。都是些怪模怪样的狗,都是些在乡下见不到的狗。怀里抱狗的人,互相打着趣,交换着快乐。狗也在互相打趣,汪汪地叫着,交换着快乐。
狗剩听着人们说话,听着狗叫唤。忽然,他明白了,他排队的这个窗口,是给狗办证的窗口。
狗剩跳出了队伍,跑出了大厅。
狗剩知道城里人养狗要办证。
狗剩也知道城里的狗主贵。在乡下看电视,常看见城里的狗过着幸福生活。城里的狗,喝牛奶,吃香肠,洗澡,理发,挂铃铛,穿好看的马夹。城里还有宠物医院,狗有病了,有专家门诊。城里还有宠物宾馆,狗的主人外出旅游了,就把狗寄存到宾馆,有专人照管。
就因为看见了狗在电视上摇头晃脸,狗剩才决定到城里来的。“只要我过得比狗好……”狗剩是一路上唱着改编的这首歌,来到这座有狗的城市的。
现在,狗剩亲眼看见了,城里人在窗口排队,给狗办证。
那么,异乡人该在哪个窗口办证呢?
又问了几个人,都说在大厅。有个好心人说得很详细,说来说去,是狗剩去过的那个窗口。
狗剩说:那是个给狗办证的窗口。
好心人说:人也在那个窗口。
狗剩一惊:人和狗一个窗口吗?
好心人说:是的,原来是两个窗口,人狗分开的。也不知为什么,两个窗口合成一个窗口了,人狗合一了。
狗剩出了一身冷汗。
也只能到给狗办证的窗口去办自己的暂住证了。
于是,又来到了大厅。再排队,前面的一些人,还是都抱着狗。城里的狗主贵,走哪都要抱着。狗剩把自己的皮帽子摘下来,也抱在了怀里,看上去也像是抱了一条狗。很快,狗剩的后面也有人排上了,也都是怀里抱着狗。办证的队伍像肠子似的弯曲着。只有狗剩的怀里没抱狗,抱的是自己的帽子。
狗剩看见有人拿眼剜他。
狗剩知道自己是这条肠子中的一个另类。
狗剩一步一步往前蹭着,一步一步接近窗口。快到窗口的时候,狗剩看见了前面的人交钱。一条狗,办个证,交3000块,还要交600块钱检疫费!狗剩的脑袋轰一声,冒出了冷汗。他不知道,自己在城里苦一年,能不能挣到一个狗证的钱。
轮到狗剩办证了。
狗剩交了5块钱。
狗剩听见有人在他身后哂笑。他知道,那是在笑他,笑他的证不如狗的证值钱。狗剩突然也想笑。于是,就笑了笑。一边笑,一边昂着头,“汪汪”地学开了狗叫。
所有的狗,都听见了狗剩学的狗叫。所有的狗,都跟着“汪汪”地欢叫起来。
狗剩学的狗叫,是正宗的乡下的狗叫。也许,在城里的狗看来,乡下的狗,好比野花或野菜,具有别样的风情或风味,是最淳朴的乡音。城里的狗,听见这种乡音,就产生了强烈的冲动。从内心里说,城里的狗需要和乡下的狗交流。必要时,也可以把乡下的狗称为“农民朋友”。
狗叫声此起彼伏。
狗叫的声音很嘈杂。狗的主人们烦了。狗的主人们纷纷用绅士的腔调责怪狗,批评狗。也用温暖的手掌抚摸狗,安慰狗。须知,狗的风度,亦体现着主人的风度。狂吠不止,成何体统?这不是让主人出丑吗?
狗的吠唱终于平息了。狗的主人们用恶狠狠的目光电击狗剩,他们已经恨不得将狗剩剜出个洞来了。
你是属狗的吧?有人瞪着狗剩说。
对,我看你就是个属狗的!其他人,也跟着说起来了。
狗剩的眼里,滚出了泪。狗剩知道,自己是不能还嘴的,还嘴了,就可能走不出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