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六节 塑像与神话(第2/3页)

在成府槐树街李香头“坛口”上,有东山“王奶奶”的塑像,是一个老妪的样子,端然正坐,头现佛光,白发参差,面皮上有皱纹,喜笑慈和,渥赭色的面孔,穿着黄色道袍,遍身全团花,座下列着一个“聚宝盆”,中间放着财宝。在“王奶奶”的左肩之下,塑着一个农童,短衣秃袖而立,腰间系着“褡包”(束腰的带子),右手执着皮鞭,左手牵着一匹小黑驴,这是“王奶奶”的儿子,名字叫做“傻二哥”,又叫做“王哥哥”。当“王奶奶”没有坐化之前,时常骑着小驴出外与人看病,她的儿子充做脚夫,随着他母亲,对于世间也有功德,所以在“坛口”上塑“王奶奶”像,也要将“傻二哥”像塑在一起。

在槐树街李香头“坛口”上,还与“王奶奶”预备烟袋一份,菠菜绿的翡翠烟嘴,虎皮鸟的烟杆,白铜烟锅,青缎烟荷包,供在龛的旁边。这是神圣的东西,不得擅动,专等“王奶奶”下神时所吸用。

“王奶奶”下神的时候,便要吸“关东烟”,吸起来,烟便永不离口,并且要喝小叶茶(即较好的香片茶),喝完一碗,跟着又喝,有时喝得很多,而且有时饮酒,但是不用菜品佐酒,这都是“王奶奶”每次下神的惯例。

在成府东刚秉庙李香头“坛口”上的“王奶奶”塑像,与上面所提到的有一点差异。这个“王奶奶”的“塑像”是个乡下老妪的样子,头戴红石榴花,穿着蓝布衣裙,“塑像”的旁边还供着一根紫色木拐杖,并且有几双绣花的小脚鞋,摆在龛里,这都是“助善的”所助。

“王奶奶”,相传为天津人,到妙峰山进香,坐化成神,因乡土关系,所以,天津人特别标明“王三奶奶”,是崇拜之意。——天津天后宫楼上亦供奉此人,乃七八十岁老婆,身穿老式裤褂……(4)

(3)其他。据作者所知,普通香头常提到的还有两个神比较重要:一个是万花山(香山碧云寺之西)肉胎成神的“二姑姑”(“姑姑”是对于女性“神”、“仙”的尊称),现在被人尊奉为“万花圣母”。现在西直门外大柳树村关香头顶的便是此神。“万花圣母”的法身,低首合目而坐,头戴凤冠,身穿霞帔。另外一位神是李二寺(通县南门外廿八里)中的主神,名字就是“李二”。他本是一个挑水夫,后来成了道,后人便与他修了一座庙,他的“塑像”仍然是挑水夫的打扮。

关于“神”的“塑像”及神话不拟多行讨论,因为本文的中心着重在“仙”的方面。根据乡民的解释,我们先应将“神”和“仙”的概念分别清楚。具有成“神”的资格的,必须是人,人由于修善果,或是修炼成道,便转成为“神”。“四大门”修善果,或是转炼成道,便成为“仙”。比较来说,“神”与“仙”的价值相距是很远的。“四大门”永远没有希望修炼成“神”,一个人生下来,自然就有五百年的“道行”,所以,“四大门”要修炼五百年之后,方能脱去畜性成功一个凡人的程度,并且神仙的一年等于世间的十年,“四大门”如能化为人形,便很不容易了。

3.“仙”。“仙”的本身虽然是“四大门”,但是因为已然能化人形,所以在“塑像”上也是人的形状。我们可以依照“仙”的性别,分开讨论。

男性的“仙”是被尊称作“老爷子”的。每一个香坛中的各位“老爷子”(普通是两位到五位),塑像时都要合塑在一张纸上。虽然是“塑像”在一起,但是,他们并不一定同属于“四大门”中之某一门。

在成府曹香头“坛口”上,有“白门”五位“老爷子”的塑像。一张“塑像”分两部分,下半部分是第一层殿,上首坐定“大老爷子”,穿清代朝服,朝帽朝靴,颜面渥赭,呈有皱纹,全部白须。下首坐定“二老爷子”,容貌服装与“大老爷子”相同。上半部分是“第二层殿”,“三老爷子”坐定正中,三绺白须,左肩后坐定“四老爷子”,八字黑须,右肩后坐定“五老爷子”,年纪很轻,无须。以上五位“老爷子”是亲兄弟五人。曹香头并且说,他们以往还保过乾隆皇帝的圣驾。“保圣驾”的说法是这样,凡是皇帝的宝座下面都有四大门,他们是保护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