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耻辱海战”的背后
这个故事,关于一场海战。这场海战,在中国近代史上并不算太有名,甚至已经很少有人提及,因为那是中国海军的一场惨败。但仅凭教科书上那一段简短的文字,我们无法了解那场海战背后的故事。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最经常被人提及的,无疑是中日甲午海战。
而“马尾海战”,提到的真的不多。在中学的历史课本里,大致会有这样一小段的描写:1884年,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舰队侵入马尾港。8月23日,法舰首先发起进攻,清军主要将领畏战,弃舰而逃,福建水师各舰群龙无首,仓猝应战。福建水师的舰只还没来得及起锚,就被法舰的炮弹击沉两艘,重创多艘。海战不到30分钟,福建水师11艘战舰全部沉没,官兵殉国760人,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
这应该就是我们读书时代对马尾海战的全部记忆。
然而,中国近代海军舰队的第一场海战,又怎么只这100多字?
马尾海战
1
马尾,又称马江,指在闽江的下游,从福州东南乌龙江与南台江汇合处,至入海口的一段。
在“马尾海战”之前,马尾其实已经赫赫有名,它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造船厂福州船政局的所在地。
这座由晚清名臣左宗棠建立、沈葆桢(林则徐的女婿)主持的造船厂,为清朝生产了40艘各类船只,并组建了中国的第一支近代海军——福建水师,也就是在马尾海战里,悲壮地全舰队沉没的那支水师。
炮舰上的中国水手群像
2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1884年7月12日。
这是中法战争(这是近代史上清政府难得打得还算有点脸面的一次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
这是两个没落帝国之间的战争——清政府被两次鸦片战争折磨得奄奄一息,法国也深陷在普法战争的失利中不能自拔。
这一年,因为在争夺越南控制权的陆战中没讨到什么便宜,法国重新向清政府开出了和谈条件:清政府从越南撤军,赔款8000万法郎。
法国人觉得,他们已经是让步了,因为他们在战争开始之初,要求的赔款是2.5亿万法郎。
孤拔
但清政府一口拒绝。
如果没有武力做后盾,谈判桌上永远谈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清政府敢于说“不”,正是因为他们在战场上没吃亏,而法国人要想得到他们所要的,只能再诉诸武力。
7月14日,在海军中将孤拔率领下,法国军舰以“游历”为名,陆续进入马尾港。
战争的浓雾,开始笼罩马尾。
3
张佩纶
当时,主持福建沿海防务的大臣,名叫张佩纶。
张佩纶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女婿(当时还不是),个人才华也非常出众。虽然他是一介书生,但在当时朝廷里,是一个有名的“主战派”。这也是他被派到福建的一个原因:你不是说你要打吗?好!那么你来打打看。
总而言之,孤拔领衔的法国舰队兵临城下,当时的张佩纶和福州船政大臣何如璋、福州将军穆图善三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天天商量对策。
客观地说,后来评价三人一味避战,是有些冤枉他们的。
法国舰队到来之时,张佩纶就紧急求援,但只有广东水师派来了两艘船做援军。
此时,这三人就反复请示朝廷:该怎么办?
而清廷的回复非常明确:“彼若不动,我亦不发。”
这时候,张佩纶终于知道在朝廷上做“清流”和到战场上当指挥的区别了。于是,他给福建水师的指令也很明确:“无旨不得先行开炮,必待敌船开火,始准还击,违者虽胜尤斩。”
这条指令,注定了福建水师被动挨打的局面。
4
那么如果当时放开手脚,福建水师有没有机会赢?
很遗憾,基本也是没有的。
当时的福建水师共有11艘军舰,但都是老旧的木壳军舰和炮艇,总吨位只有9800吨。而且,水师装备的火炮基本上都是过时的前膛炮,无论射速还是威力,都比不过新式的后膛炮。
反观法国舰队,虽然只有10艘军舰,但全都配备了后膛炮,并且还配备了当时的新式武器——机关炮和鱼雷。更重要的是,法国舰队的“凯旋”号是装甲巡洋舰,福建水师任何一艘军舰的火炮,都撼不动“凯旋”号的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