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鸡足山(第3/5页)
石阶的间隔很奇怪,肯定不是按照常人登山的步伐的。间距和高度更像是为马匹考虑而建的。我步履沉重地向上攀登时,经过一位老汉的身旁,他正在路边挖排水沟,以防雨水冲垮山路。他留着长长的胡子,没穿上衣,冲着我咧嘴一笑,算是打了个招呼。他说我最好抓紧点,不然到不了祝圣寺雨就下来了。我抬头看看,天空一片湛蓝。我问他怎么知道要下雨,他说他能闻到风中的雨味。我抽了抽鼻子,只闻到自己的汗味。
一个小时后,祝圣寺映入眼帘。山路平展开来。平地上有一棵古老的空心树,底部用作了佛龛。我燃香祭拜,抬头望望老螳螂是否还在。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只螳螂栖在这棵树的树枝上。它可不是普通的螳螂,它身形庞大,能变化成人形,而且通常变化成一个美女。鸡足山中天气变幻无常,很多独身的游人经常到树洞里避雨,尤其当树洞里有美女引诱时。但是他们一进去,美女就一把钳住他们,吸干他们的体液。
这样过了许多年,直到700年前的一天,一个名叫居诚的和尚听说了螳螂害人的事情,决心除掉它。他来到大树前,装扮成美女的螳螂像往常一样正等在里面。但是居诚没理她,在树洞里坐下来开始诵经,或者说念神咒。美女立刻变回螳螂原形。螳螂企图掐住和尚的脖子,但是和尚又念了一道咒,螳螂头晕眼花,瘫在地上。螳螂醒来时,和尚还没走。螳螂便磕头求和尚收它为徒。它跟着和尚潜心学习多年,终于得悟。但我不会念咒,所以我速速鞠了一躬,马上抬头望向树枝,只是以防万一罢了。树上并没有什么螳螂。但是我抬头仰望时,天开始下雨了,老汉预报得真准。我无心流连,急忙沿山路向祝圣寺攀登。

祝圣寺
几分钟后,祝圣寺到了。祝圣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它的前身是迎祥寺。我前一年在江西旅行时,访问过云居山,虚云老和尚120岁时在那里圆寂。虚云是中国佛教协会的发起人,是20世纪最著名的禅师。1904年他来到鸡足山,有心重兴鸡足山。为了重修寺庙,虚云开始接待四方朝山者,还亲自外出募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虚云赴京请领清宫内务府所刊的藏经《龙藏》,不久得到光绪皇帝的恩准,除钦赐《龙藏》外,还御赐紫衣、钵具、玉印、赐杖等,同时对迎祥寺加赠名为“护国祝圣禅寺”。
进到寺院里,路过两棵雪松、两尊和树一样高大的木制护法神,我来到前院,里面有一棵开花的樱桃树。之后我进入大殿,在那里遇见了住持。住持是位慈善的老者,我待在寺里那段时间,他一直忙个不停,显然他事务繁多,还要照料客人。他邀请我在寺里过夜,我高兴地答应了。到山顶还得攀登4个小时,而当时已经是下午4点,我不能确定后面的路上还能否借宿。住持把我领到一间房,给我一暖壶热水,我冲了一杯速溶咖啡,能在下午喝上咖啡真难得。大约6点钟时,他来叫我吃晚饭,我享用了一顿不错的素餐。那天晚上,在寺里的钟声和风声的陪伴下,我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我早早出发了。从祝圣寺到山顶还要爬4个小时,我希望到达山顶后,黄昏时能再返回祝圣寺。至少我是这么计划的。但不久我就分了心。刚过寺庙300米,我离开大路,按照一个牌子的指示走下山坡来到一个亭子。从这里放眼望去,玉龙瀑布一览无余。很久以前,一个叫智光的和尚住在鸡足山上。智光可不是个普通的和尚,他有法力,还结交了许多神仙朋友。
一天,智光下帖邀请朋友赴宴,受邀者中有一位朋友是玉龙雪山之王,大王带来了他最小的女儿玉龙。玉龙的父亲与智光及一干神仙朋友享用着山珍海味。在他们谈论着上天入地的见闻时,徜徉在森林里的玉龙公主来到我现在所站的地方,她深深地爱上了这美丽的景色。临走时,她问父亲能否让她多待一阵子,父亲答应了。智光送给她一块地,她从此再也没回到北方雪山上她父亲的宫殿。她日日随风歌唱,伴花起舞,并动用法力在附近大修庙宇殿堂。她越变越年轻,越变越漂亮,最后化身为一条清澈的小溪。1000年之后,我凝望着她纤细、优雅的身姿化作轻雾,又在玉龙瀑布下再现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