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三六、功夫与蹴鞠(第4/4页)

自唐代开始,足球演化成节日民俗活动。在唐代和宋代,寒食节(清明前一天)蹴鞠成为一种广泛开展的民俗活动。唐宋很多诗人都有寒食蹴鞠的诗,并且都把蹴鞠与秋千并提,勾画出一幅幅醉人的民俗景象。如:“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王维)“蹴鞠渐知寒食近,秋千将立小鬟双。”(梅尧臣)“秋千冷风梨花雨,蹴鞠高腾燕子风。”(刘邠)“云边蹴鞠声相近,花外秋千影半遮。”(韦骧)《东京梦华录》也说:“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于是相继清明节矣。”

自唐代开始,足球还成了一种女子也能参与的运动。唐代王邕《内人踢球赋》中写道:“球体兮似珠,人颜兮似玉;下则雷风之宛转,上则神仙之结束”,“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当是时也,华庭纵赏,万人瞻仰”。描绘的就是女子足球。到了元代,又出现了职业性的女蹴鞠艺人。大戏曲家关汉卿有两首《女校尉》套曲,其中说:“谢馆秦楼,散闷消愁,唯蹴鞠最风流。”就是描绘女蹴鞠艺人的。“校尉”是圆社中艺人的最高等级,元代有了女校尉,说明元代女蹴鞠艺人可以达到圆社的最高等级。元代女蹴鞠艺人不仅个人表演,还有男女对踢。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湖南博物馆各藏有一块《蹴鞠纹铜镜》,上面就是一对青年男女在花园中对局蹴鞠的图景。

彩塑打马球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