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十九、佛像:永恒的微笑(第2/2页)

龙门的光明之神

龙门石窟在河南洛阳的南郊,这是中国最著名的石窟群之一。石窟坐落在风景绮丽的龙门,东、西有两座青山对峙,中间有一条名叫伊水的河流。站在远处望去,宛如一座天上的宫门,所以叫龙门。这座石窟开始雕凿至今,大约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今天在伊水两边的山壁上,留下了一千三百多个石窟,有大小佛像十万多尊。

唐代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皇帝,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奉先寺,就是在她的主持下开凿的。寺中有一座卢舍那大佛,大佛凿了三年时间,凿成之时,她还率领大臣们来参加开光仪式,成为唐代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

卢舍那佛像高十七米多,体量巨大,气势磅礴,是整个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佛像。在佛经中,卢舍那是释迦牟尼的化身佛,有光明遍照的意思。他以永恒的光明,破除世间的黑暗,使众生产生信心。卢舍那大佛,就是一座光明之神。

龙门奉先寺卢舍那佛像

这光明之神安详而平和,体态丰盈,姿容饱满,雍容大度地端座于正中。面对眼前的青山绿水,面对人世的苍茫,从容不迫。他略带微笑,秀目轻启,嘴角微翘,头部稍稍前倾,俯视下方。佛像透出的安祥而平和的气度,不知舒展了多少烦恼压抑的心灵。

青州佛像的会心微笑

1996年10月,山东潍坊青州的一所学校修建操场,推土机巨大的铁铲挖出了一个洞穴,其中露出了类似雕像的雕刻品。经考古人员在这里发掘,四百多件精美的佛教造像被清理出来,这是公元5到6世纪北齐时期的佛像,距今大约有一千四百多年。这是20世纪中国最激动人心的考古发现之一。自2001年以来,青州佛像先后到德国、法国、美国等地展出,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出土的佛像灿烂夺目。以前发掘的千年以上的佛像,因为时光的侵蚀,往往显得灰暗而陈旧,表面的色彩一般都会褪去,原作的风采因此丧失不少。而这些佛像,集中埋在一个洞穴内,由于保护良好,重新面世时,稍加洗涤,就簇然如新,佛像脸上的贴金都宛然在目,连眼睛的神情都有飘动的感觉。更不要说佛像的衣纹,线条流转,璎珞飘拂,色彩斑斓。

这批佛像的造型丰富多彩,既有立像,又有坐像;既有背屏式造像,也有单体圆雕造像;既有佛像,又有菩萨造像。雕像的动作各异,在肃穆的雕塑中,平添了一分活泼。其中有一尊佛的坐像,一脚垂于座下,一脚盘于座上,一手已残破,但还可以看到左手抚于右脚上、盘腿而坐的样子,天真活泼,非常可爱。

还有一尊坐佛像,体态轻盈,衣服上没有皱褶,显现出肌肤的轮廓。面部纤秀,上身细而长,一手已损,一手托于项前,当是作合十之状。一般来说,佛像雕刻都会突出其宁静的神态,但青州佛像却以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的动作,这是它最打动人的方面之一。这样的佛像,不是遥远佛国的意味,而是透出一种乡土气息,没有做作,质朴、热情而又落落大方。

思维菩萨像   北齐   青州

青州佛像最令人难忘的还是佛的微笑。佛的雕刻历来都带有微笑,但青州雕塑又有自己的特点。这里的佛像不在突出微笑的神秘,而在突出其含蓄恬静的一面,细细的眉眼,樱桃般的小口,两腮中若隐若现的笑靥,似乎佛的身体中,都荡漾着愉悦。这是一种深层的愉悦感,从心灵一直传到他的身体、衣服乃至他的动作上。

青州那个洞穴的发掘,将千年的微笑引到了人间。

背屏式佛造像   东魏   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