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0章(第3/11页)
此时正是上午巳时,夏日的阳光渐渐浓郁,又顺着山风与绿意照在身上格外舒服。锦曦上山有些出汗,静静站了会儿,汗水干了,被风一吹很舒服。望着李景隆的脸上带着盈盈笑意。
李景隆看了她半晌方微笑着说:“黄冠兰是夏兰的一种,花色如蜜似绸,花形如冠,叶茎纤细修长,望之如一贵族闲庭漫步……只可惜,它长在险峰幽石缝中,我正想前去小心挖下,不料一只鸟突然飞来,一爪踩在兰上低头啄食,心痛之余,又后悔为何没有早到片刻。”
锦曦摇摇头:“真是可惜,怎么突然的就跑了只鸟出来呢?”
“是啊,我痴痴的看了很久,看到天色快暗下去看不见了,嗅到兰的芬芳,这下起意想带它回家。”李景隆目光闪烁地落在锦曦脸上,心里叹息,她可真是单纯。任她心思缜密,也绝想不到他便是密林中的青衣蒙面人。
那日,他说是去名山,却转折跟着朱棣,因此意外救下吕太公等人。然后紧跟着追进了鸡公山,搜遍密林也没有瞧到他们的下落,第二日当他走到潭水边上百思不得其解时,水潭边上的一丛幽兰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丛普通的夏兰,认出来后他本不在意,转身的瞬间,他停住了脚步。
山间溪流汇入潭水,为何潭水不见起伏?
他细细看了许久,断定是水潭下必有出水口。想起锦曦不会水,朱棣必是亲昵地拉着她下水,李景隆心里就难受得不行,一个猛子扎进水潭,摸索了很久,终于发现潭底的洞口。等追到二人落脚处后,他遗憾地想,若不是被锦曦布下的痕迹引错了方向,他何至于站在西南山头远远听到东南的狼啸叹气呢。
“下次再去寻觅吧,说不定在韭山会有收获呢?我看这里山势雄奇幽险,山花烂漫,藤萝相缠,没准儿还能真能寻到极品野生兰花。”锦曦好心地劝道,“其实李大哥大可以苗根采下,好好养着,明年也就出来了。”
“锦曦此言差矣,兰之一物最是沾不俗物之气,贵人落难,再养也难掩其伤。”
锦曦笑道:“李大哥爱兰如痴,锦曦自弗不如。”
李景隆看看天色已近午时便道:“上山锦曦怕也累了,我们去吃这里的素斋。”
寺院后山搭了间竹亭,李景隆耐心地告诉锦曦:“怀素大师的素斋一般人可是吃不到的。全是山中野生的,大师只取长于自然之物。他说一切有因有果,自然轮回。你尝尝。”
锦曦自从来了这里,感觉心便静了下来,挟了一筷子吃了眉梢一挑:“微苦,清淡,我很喜欢。”
“锦曦为何道微苦清淡呢?为何不说清香回味?”
“因为这野菜我虽叫不出名,其味就是微苦,说它清淡,因为大师就没有放油。不过滚水一沸罢了。任何菜若以大师取材之道,那是强求不来别的滋味,一切都来自本心。犹如人生,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强求不来。”锦曦淡淡地说道。
李景隆细细咀嚼锦曦说的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景隆暗想,难道锦曦知道了什么吗?他抬眼似不经意地观察锦曦,她脸上只有品素斋的惬意,看不出丝毫端倪。
“既然在山中偶遇,听闻此山中有一泉名玉蟹,锦曦可愿一同前往一观?”李景隆浅笑着邀请。
“既是如此,李大哥请前面带路。”锦曦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吃过午饭,两人便去玉蟹泉。山势曲折一处天然岩壁挡住了去路,脚下的石板路却伸进了岩壁,李景隆含笑说:“随我来。”
身形一折,似挤进了岩壁。锦曦跟着过去,哑然的笑。岩壁看似一整块,其实却是后面的山壁紧靠过来,中间有条小道可通行,还比较宽敞。
进去之后一蓬飞雨似的泉水从山缝中挤出,飞洒而下。下面一汪清潭,点点跳动着水花滟潋。空中散开的水雾便润湿了锦曦的脸,夏天的热意一点点从身上抽离出去,当真沁人肺腑。她脱口赞道:“好水!好泉!”
李景隆拿起竹筒取了一筒水递给她:“尝尝!”
锦曦接过喝了,入口清冽甘甜,笑道:“用来烹茶当是佳品,不知此间可有好茶?”
“有,为了此水,景隆备有好茶。”说着李景隆用竹筒取了两筒水装了,泉边有处空地砌了张石台,正望出去是满谷绿意。“此处品茶锦曦可还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