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646章 境界上的折服!(第3/4页)

从王国华的住所出来,已经是黄昏时分,王国华没有留晚饭的意思。这个,韩浩已经没脑子去想这些了。一个下午的交流,让韩浩见识到年轻的市委书记特有的魅力。

铁州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韩浩把知道的问题都提了出来。一个一个的问题提出,王书记却总能给出一个方案,究竟管不管用不知道,但是听着都很有道理。

王国华跟郝龙光最大的区别,就是王书记的目光主要关注的是民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和扶持,不是说大项目就不要的,而是王国华认为民营个体经济才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招商引资方面,王国华也不是抓到盘子里都是菜,主张的是有选择的,不以破坏人民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

铁州有铝矿资源,郝龙光想从国家部委拉来电解铝的项目,这个事情王国华表示了支持。认为规模化对于资源的开发浪费少。并且王国华还提出,政府部门要保护好这些有限的资源。

谈到最后,韩浩突然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王书记是他见过得最懂经济的政府官员。也是最愿意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市委书记,王书记更看重的方式不是行政权力,而是制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市场来引导经济的发展。

意识到王国华这个年轻的市委书记在这方面的境界高出自己和铁州市的诸位同仁很多的时候,韩浩已经在王国华面前无法将矜持保持下去。甚至韩浩还说出了这样的话,“你要是早来铁州几年就好了。”

韩浩被彻底的折服!不是因为王国华拉来多少投资,而是因为王国华在治理一方发展一方的方面的境界,远远要高出韩浩的认知。在王国华面前,韩浩有一种做学生的感觉。

王国华不是吝啬一顿晚饭,而是晚上另有邀请。请客的人是组织部长越风,请客的地方还有点隐蔽,棚户区附近的一个土菜馆。

七点整,天色刚刚暗下来的时候,王国华出现在了这家名叫“好再来”的小馆子门口。越风在外头等着,见了面上前握手时道:“王书记,这里的本地菜很地道。”

吃什么无所谓,关键是谈什么。王国华对此微微一笑道:“这里很好,我相信越部长的胃口跟我是一致的。”

“这家馆子是一个下岗职工开的,有一次我正好路过,赶上饭点就进来吃了一顿,结果发现这里的菜不错。”越风领着王国华进门,楼下店老板是一个胖子,正不断地拿围裙擦手,笑呵呵的招呼道:“越老板又来了,您楼上请,还是雅座?”

越风点点头笑道:“还是雅座,菜也跟上次一样。”看这一次,越风经常来这里吃饭,王国华多少有点好奇地问:“你还是老顾客了?”

越风笑道:“我夫人在电视台上班,经常要出差,孩子又在学校住校,家里没人做饭的时候,我就出来随便吃一点。”

三个菜一个汤,看装菜的盆子叫一个瓷实,分量叫一个足。拿起一瓶二锅头,越风笑道:“喝这个吧!”越风其实是故意的,就是想看看王书记对自己的怠慢是啥反应。菜差点就算了是吧?好歹你上点好酒不是?

“这个挺好,还是牛栏山的,正宗二锅头!”王国华对这个根本不在乎,笑的时候露出整齐白牙,这会看上去就不像一个威严的市委书记,越风有一种大学同学之间在馆子里打牙祭的感觉。

杯子是一两的那种,满上一杯,越风道:“走一个!”王国华很干脆的跟着举杯,痛快地喝了个干净,一点价钱都没讲。喝完还没忘记给自己捞了一碗汤,口中笑道:“这个好,正宗的老鸡汤啊!”

两人都不主动提工作上的事情,就是不断的吃菜喝酒,说两句闲话。终于一瓶酒喝完了,王国华正打算伸手再叫,越风笑道:“王书记,就喝到这吧!”

王国华笑了笑道:“客随主便!”越风抬手指了一下外头杂乱的灯火,淡淡道:“王书记,您看看这外头,这个地方已经存在了很久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陆陆续续的出现并且不断地在扩大中。”

王国华道:“棚户区的问题,应该是市政府该操心的吧?当然,市委书记也有责任。”

越风意外的没有顺着这个话题继续说下去,而是话锋一转道:“王书记,我想知道一个事情,就是您在铁州的任期内,究竟想做点什么?是熬几年的资历换个地方继续做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