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会议(第3/3页)
但是对于亨氏制药公司来说,这些问题都是不存在的。
首先,亨氏制药公司的药物研发几乎没有成本可言,约翰的脑袋里有着最终的分子式和大致的生产方法,只需要手下人按照线索去摸索生产工艺而已。其次的话,因为阿司匹林提前了十年出现,法国人想要研究出另外一条路子肯定不容易,竞争的到来会晚上许多。而且因为局麻药提前十几年、磺胺提前了数十年的出现,亨氏制药公司更是可以通过绑定销售的模式,让市场推广的成本降低到极致!毕竟对于这个时代的医师们来说,消炎药物和局麻药物的诱惑力是根本无法拒绝的!
超越时代的药物,让亨氏制药公司的利润远超他人的想象。
不过就算摩根在美国如何的手眼通天,在柏林那地方他终究没有什么影响力,所以根本无法得到真实的情况,但是即便如此,已经足够让他心中震撼了。而且摩根还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经过一批药物的试用之后,德国陆军已经和亨氏制药公司签下了订单:亨氏制药公司每年要给德国数十万陆军提供超过一百五十万马克的药物……
这就意味着,亨氏制药公司和强悍的德国陆军有了关系。
而且除了产业的庞大之外,摩根更加心惊的是约翰·亨特拉尔的神奇。在这位金融家看来,那个今年不过二十岁的年轻人已经不简单单的用天才可以形容了。
从一个小小的竹丝灯泡起家,然后创建乐高玩具公司和飞鸽自行车公司,发明有史以来最完美的自行车,发展几年后转让股份收获超过两百万美元。利用这两百万美元和发明的不锈钢,那位亨特拉尔先生接连创建了通用汽车公司、亨氏制药公司、亨氏医疗器械公司,并且在北美和德国的钢铁公司中占据了一定的股份。
这个过程,即便在摩根看来也堪称传奇!
这样的天才人物,再加上在纽约拥有广泛影响力和关系网的德裔商人老亨特拉尔,哪怕摩根再狂傲,也不可能去打什么歪主意。摩根不可能像对付历史上的特斯拉和西屋电气公司那样,使出一些小花招,最多也只能是使用商业上的手段。
想到这里摩根不再犹豫了,他用力的敲了敲桌子,用不容置疑的口吻沉声道:“好了先生们,是否答应亨特拉尔先生的条件,选择与纽东电力公司合作,现在我们必须要作出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