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压轴(第2/2页)
“这西南科工的方案,首先在垂尾的布局上就完全不一样,前面的三个方案都是采用单垂尾,或者是双垂尾设计,但这西南科工却给整出了有外倾交付的双垂尾,这就显得有些不一般啊!”
标志性的外倾双垂尾,在这八十年代还是属于高科技的存在,除了美帝在F18用上了这东西,似乎还没有其他的第三代战斗机用上这种设计。
疑惑着这外倾双垂尾设计的时候,心里也在对西南科工的技术能力有些担心,这样的高科技设计,以西南科工现在的技术能力可以驾驭吗?
而现在的事实确会很直白地告诉他,西南科工的技术能力对外倾双垂尾的设计是国内最前沿的,甚至已经在工程上实际运用了。
怀疑西南科工对外倾双垂尾的驾驭能力,这肯定是不需要的,没有足够的把握,那肯定是不会用上这种东西的。
“这可不一定,听说陆军那边的远程炮兵部队前不久才接收了一款无人机,是主播能用来执行炮兵侦查较射任务的,据说那款无人机就是由西南科工研制,而我前不久正好就看到了那款飞机,采用的似乎正式外倾双垂尾设计。”
要是放在保密单位,这位说的这话已经妥妥的涉嫌了泄密,好在西南科工研制的这款无人机也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甚至在一款无人机还在研制的时候就已经参加了航展,还斩获了外销订单。
这样的项目,自然是不用涉嫌泄密的,于是两人就这样展开了一番相当有水平的讨论,对外倾双垂尾的技术特点做了简单的猜测之后,又进行了关于西南科工方案的一些具体猜想。
“你看啊,这西南科工方案既然采用了外倾双垂尾设计,在保证航向的同时,也能兼顾一些平尾的气动效果,似乎平尾可以设计的不用太复杂了。”
在猜想了这次西南科工方案的平尾可以有效地别解放出来,又开始脑补这西南科工方案没有设计腹鳍的各种原因。
要说腹鳍这种设计,也不是说它就是大奸大恶的存在,反正这东西的存在就是为了使得飞机能在大迎角的状态,能下保证飞机航向不会偏航太严重。
“……这话说的倒是有些道理,我看这个西南科工方案敢取消腹鳍和这外倾双垂尾脱不了关系。但这款飞机的诡异之处,还在于他的边条翼翼型似乎也没有在哪款战机上面用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