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风雨欲来(第2/4页)

听到李小强提到“韩国的那位”,国少队这些人暂时也忘记了李小强在“耍威风”。因为毕竟都是同龄人,因此在平时的时候,大家对李石佛的情况也是比较关注的。大家对于李石佛去年以来的成绩,偶尔也会表示一下惊讶。趁此机会,大家也想听听李小强对于李石佛的看法。

“他平时到底在想些什么?那我怎么能够知道。不过只有一点我是可以肯定的。李石佛对于围棋基本功的重视,可能超乎了你们的想象。我想在这一点上,可能也只有我能够与之相比了。这一点,很可能就是我们俩进步速度更快的原因。我这样说你们明白吗?”

“什么!基本功?难道你认为我们的基本功都还不过关?……”

“不可能吧?难道你们的水平能够进步那么快,真的就是因为你们更加注重基本功?”

听了李小强的话以后,周围这些围棋天才纷纷表示不能接受。一时间,表示惊讶和不服的声音再次此起彼伏。看到这种情况,李小强只能在心里暗叹,因为他知道,自己今天说出来的看法,应该是正确的。

自己今天的观点,应该也是曾经被证明了的事实!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围棋都受到日本围棋影响,喜欢讲究一些“虚”的东西,认为这些“虚”的东西才是围棋中的境界。

例如这批国少队成员来到国家队以后。不可否认,国内那些顶尖高手根本不会藏私,大家都会倾囊相授的。但是在授课的时候,这些顶尖高手都会传授些什么呢?那当然个个都会拿出自己的拿手绝活吧?个个都会讲一些“虚”的东西。比如对棋局流向的把握,对某些特定局面的理解和判断等等。至于围棋中那些“实”的东西,那些属于基本功范畴的东西,他们平时根本就不屑说的。总认为那些东西不够“高大上”,认为围棋中那些“实”的东西,是没有什么境界可言的。

不可否认,围棋中“虚”的部分确实非常高深,一般人也不容易掌握。但是李小强一直认为,这样一部分知识,最好是不要教的,必须让棋手自己领悟。你听了别人的讲解,即便你全部都理解了,那么也不能算是你完全掌握。更不用说在实战中的运用了。只有是你自己“悟”出来的,那才是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也只有这个,在实战中才能发挥威力。

那么这些“虚”的东西从什么地方来呢?其实很简单,围棋中任何“虚”的境界,最好是从“实”的地方领悟,也就是说,你必须从“围棋基本功”的范畴去寻找。

这种观点有道理吗?李小强认为,这种观点应该是很有道理的。往远的说,吴清源大师的“境界”已经够高深吧,但是他小时候是怎么修炼的呢?那无非还是那些“实”的,比如他看“玄玄棋经”和“官子谱”这样的死活题和手筋题够实在吧?比如他说他把范西屏的“桃花泉弈谱”都翻烂了,这样一本书,其实也可以看成一本中古棋的“定式书”。那里面的手段也够实在吧?

这也难怪吴先生会一直强调,围棋的本质:无非就是死活和官子。因为哪怕是再高的境界,其实也是脱胎于这些最基础的“基本功”。

至于到了后世,那就更不用说了。后世由于学棋的棋童大量增加。论他们的条件,他们能够享受“七小龙”的待遇吗?基本是不可能吧。论他们的围棋天赋,就一定比这批人更高吗?恐怕也未必吧。那么他们的成长速度为什么比这批棋手更快呢?除了资讯更发达一点以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到的后世以后,围棋界对于基本功的重视,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我想起来了,难怪聂老师马老师跟我们讲棋的时候,你好像从来都不积极,你宁愿去摆弄那些很枯燥的官子计算题,也不愿意听高手分析各种思路。老大,难道你认为基本功的作用真的有这么大吗?”

“你们不要忘了,我虽然很少主动去听他们的讲解,但是在平时的时候,谁提问题最多呢?好像还是我吧。我为什么能够提出那么多问题,那还不是因为我平时想得多,也领悟得多。因为我的问题都是我自己悟出来的,这样一来,只要有高手帮我解惑,我就更容易融会贯通。这样也提高得更快。而你们呢?他们都是在被动接受知识。不仅如此,你们平时一个个还牛皮哄哄,好像自己的基本功很扎实了一样。这样一来,你们的进步能有我这么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