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叩桥不渡”新传(第3/5页)

那么这样一来,他们这盘棋不怎么受到关注,应该也是很正常的事。

不过在下午3点钟的时候,当李小强和林先生的比赛进行到80多手棋的时候。有越来越多的棋手开始关注这盘棋。在这个时候,林海峰先生正在长考。有一部分熟悉日本围棋历史的棋手,当他们看到林海峰先生正在长考的时候,脸上甚至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有意思啊,真有意思!今天的这一幕,我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前的一盘棋。那真是围棋历史中一个经典场面啊。那么今天这盘棋的发展,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看到这样一个场面后,很多日本棋手都露出会心的微笑。特别是像山田履面子这些日本围棋记者,他们更是个个都兴高采烈。好像找到了什么很好的文章素材。不过同样熟悉日本围棋历史的华领队和张大记者他们。他们现在就不怎么高兴了。要知道,他们本来就一直在为聂旋风着急。等他们看到李小强这盘棋后。他们好像又有必要为李小强担心了。

棋盘上到底出现了什么呢?

实事求是的说,李小强现在的局面并不差。真要客观的评价目前的形势,应该还是用“两分”这个形容词最合适。不过考虑到目前的局势比较平淡,那么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都会认为功力深厚的林先生更擅长这样的局面。也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理由,会让人觉得“林先生的黑棋更好下”。

特别是华领队他们,眼见着聂旋风那盘迟迟无法打开局面。那么看其他2盘棋的时候,也会越看越揪心。比如李小强这盘,他们就认为李小强目前的形势不好。

更重要的是,当林先生正在长考的时候,李小强刚刚下的一步棋,和林先生再前面的一步棋。和日本围棋历史中的一个场景很像。而那盘历史名局中,林海峰先生正好是故事的主角。他当年的背景是日本的高川格前辈。现在好了,李小强好像替换了人家高川格先生的位置。他能改变当背景的命运吗?

大家联想到的那盘棋,就是日本围棋历史中,著名的“叩桥不渡”的故事。

那应该是1969年的时候,林海峰在日本第八期“旧名人战”中挑战高川格先生,前3局高川格2比1领先,第4局当林海峰的白棋刺单关时,高川不接反刺,不肯被对方先手沾光。

大家知道,所谓“刺单关不接”,很容易就被对方冲成“裂形”。这步棋风险极大,局后研究,白棋若是不管不顾冲过去分断硬吃,黑棋生机渺茫。

但经过慎重思考,林海峰放弃了一举取胜之机,老老实实地补了一手,放了黑棋一条活路,转而抢占大场,牢牢地掌控大局,优势不大,却让对手完全找不到搅局之机。终局时,高川格对林海峰能杀而不杀的选择极为赞许,称其有“叩桥而不渡”的涵养。

在这先解释一下“叩桥不渡”的大致原意:大凡渡河总要过桥,见桥先叩桥,看其是否牢固,叩了又不渡,足见小心谨慎。

就林海峰VS高川格这盘棋而言,若白棋冲断硬吃,也许瞬间即可结束对局,但战斗复杂,万一看漏黑棋的手段而让黑棋活出的话,那么白棋将面临崩溃,所以林海峰宁肯放弃杀棋取胜的可能,也不给对方拼死一搏之机。

李小强一直认为,“叩桥不渡”之所以那么经典。那是因为在这个故事中,涵盖了日本围棋一个非常重要的围棋理念,李小强甚至认为,这样一个理念,甚至是日本围棋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因此“叩桥不渡”的做法,才能受到那么多的称道。

在这个故事中,林海峰先生当然是主角。但其中的背景高川格先生其实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到了后世的时候,高川格先生的名气好像不大了。至少和他同时代的棋手相比,高川先生的名气不大。但真要说起来,他应该还是能够在日本棋坛历史中,占有很重要一席之地的。

高川格先生和坂田先生他们是同一代人,曾经在早期的日本棋坛中实现过“本因坊9连霸”。要知道,在他那个年代,日本的“棋圣战”和“名人战”都没有出现。因此“本因坊战”应该算是最大的新闻棋战了。如果按照这样的算法,那高川先生应该也是一方霸主了。他应该很有名才对。不过可惜的是,高川先生也算是生不逢时。他当时的地位比较尴尬,那是因为在他的时代中,正好是吴先生如日中天的时候。吴先生以“擂争十番棋”作为舞台,打遍天下无敌手。那么在吴先生面前,他这个“本因坊9连霸”,好像就有点拿不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