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2406章 柳擎宇VS大师(2)(第2/3页)

而此刻的唐朝义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收柳擎宇这个徒弟之时,曾经把自己的书房对柳擎宇完全公开,柳擎宇在自己的书房中任意的看书。而柳擎宇刚才所表达的这些观点,其实就是其中一本书上观点,柳擎宇能够看到这本书,能够记住并吸收消化这些观点,这充分说明,柳擎宇是非常看重儒学和华夏的传统文化的,这更加证明,柳擎宇这个年轻的省委常委心中始终装着的是华夏整个民族的发展和未来,心中始终把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不管柳擎宇将来能否走向巅峰,但是作为柳擎宇在儒学领域的老师,唐朝义感觉到,自己已经合格了。因为很多时候,不管是任何学习,都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柳擎宇能够自己去主动学习并吸纳各种营养因素,并且能够看到如今在儒学等传统华夏文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很了不起。

因为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提出和解决问题。

看到大师陷入沉思,柳擎宇并没有急于继续往下说,而是默默的等待着。

这时,大师欧阳芳子抬起头来,看向柳擎宇的目光中多了几丝怜悯:“柳擎宇,你们华夏的传统文化的确挺多灾多难的。”

柳擎宇叹息一声说道:“欧阳芳子,你应该经常听到‘国学’这个名词吗?”

欧阳芳子点点头:“这个的确如此,你们华夏不是有人讲国学文化、国学经典吗?怎么,这个词还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柳擎宇点点头:“当然有。‘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是近现代华夏学者反抗‘西学’对华夏学术解构殖民而争取华夏学术话语权利的一次努力,是有学术自尊的华夏学者对华夏学术自性的自我觉醒与学术身份的自我认同。

在近代以来华夏学术被西方学术解构殖民的大背景下,‘国学’研究虽欲与‘西学’抗衡,然不自觉地也是在援用西学的义理结构与解释系统来研究‘国学’,‘国学’在近代的华夏徒有反抗‘西学’之名而无解释‘中学’之实,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之事。

在我们华夏,古代有儒学、孔学、经学、圣学、理学、子学、史学之名而无‘国学’之名。但是,现在华夏文化的处境已与古代不同,华夏文化现在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最广泛最深刻的一次文化歧出与文化变质,表现在学术上就是‘西学’独霸华夏的学术领域,华夏的学术领域被西方学术彻底解构而完全殖民。在这种‘以夷变夏’‘学绝道丧’的情况下,保存‘国学’一名有与‘西学’抗争维护华夏学术自性与学术尊严的作用,也有争取华夏学术独立自主从‘西学’殖民压迫下解放出来的作用。所以‘国学’一词在今天的华夏仍有其积极的正面价值。”

说到此处,柳擎宇深深的叹息了一声,心情沉重地说道:“老师,我们华夏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必须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尤其是在学术领域,我希望您今后能够发挥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必须要大力弘扬我们华夏的传统文化,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根治如今在社会道德领域屡屡出现的让人痛心疾首的诸多事件,比如说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问题……”

听到柳擎宇的这声叹息,唐朝义的表情显得有些凝重。沉重而坚定地点点头说道:“好,柳擎宇,既然你有这份心思,老师我会努力的帮助你的。实现我们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人人有责,老夫身为一名学者又怎能置身事外?我们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绝对不仅仅是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伟大复兴,还有在思想和道德层面、文化和文艺的伟大复兴!”

直到这个时候,欧阳芳子才知道,原来,这个看起来穿着很普通的糟老头竟然是柳擎宇的老师,这让她心中不由得好奇心大起,她对柳擎宇的超强个人能力和心机是有所了解的,到底什么样的人能够当得起这样超级精英的老师啊。

好奇害死猫!

在和欧阳芳子经过2个多小时的深度交流之后,柳擎宇离开了,但是唐朝义却留了下来。

不过此时,唐老爷子已经不再坐在躺椅上,而是面前摆放了一个书桌,书桌上有一壶茶,一只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