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大崩溃(第2/20页)
看了看墙壁上的挂钟,已经是下半夜了,曲凤城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拨通了主管研究所的老关家里的电话,老关睡得迷迷糊糊,一听曲凤城的声音立即醒过来了,问清楚是怎么回事之后,让曲凤城给他二十分钟的时间,呆一会儿他把电话打过来。
放下电话,曲凤城耸耸肩,很是怀疑自己这样做有没有道理,不过电话已经打过去了,老关这一晚上是别想睡了,就算是没必要也只能硬着头皮说有必要了。工作就是这样,有没有效益倒在其次,重要的是要让下属感觉到你非常重视他,感觉到受重视,员工的积极性就会高涨,工作就会积极主动。这一招他是跟陈昭河学来的。陈昭河就是这么重视他的,有一次下半夜三点陈昭河突然打电话过来,让他列一下五个月内新上市的公司名录,折腾得他整整一个晚上也没睡觉,他这还是第一次半夜里折腾下属,大家都有点不习惯,习惯了就好了。
十几分钟后,老关电话打了过来,口头汇报了一下有关黄海渔业鲁铖成的资料,听他汇报时犹豫犹豫的口气,曲凤城怀疑这个老关是不是也刚刚打了哪一个研究员的手机?
老关汇报说:南江有几个研究员都对黄海渔业作过研究,总体的感觉是这是一家行政作风很浓的老国企,家大业大,人浮于事,上市前公司大得吓人,医院法院派出所应有尽有,还有一家火化厂。上市之后虽然情形有所改变,但仍是缺乏最基本的经营特色,只是因为远洋捕捞行业不是一般的企业所能够涉足的,所以黄海渔业凭着那几艘捕捞船,倒也能让几万名职工吃上饭,虽然吃不饱,但职工们却也没什么怨言。
再说黄海渔业老厂长鲁铖成的情况,他是凭着自己的真本事脚踏实地做起来的,从最初捕捞船上的技工,到负责全厂的政工,然后做了五年副厂长,老厂长退休后他顺理成章的接掌了全厂的大权。鲁铖成是个憨厚耿直的人,当年黄海渔业上市,上级要求职工响应号招,积极申购原始股,可是大家对公司上市都不理解,认为这是乱摊派乱集资,纷纷找到鲁厂长哭诉家贫,不肯申购,鲁铖成心软,就自己筹了一笔款把那些不肯申购的原始股份全部买了下来,后来原始股上市,那些人又后悔了,找到鲁铖成大吵大闹,鲁铖成居然又按着最初的分配指标把原始股如数返还了。仅这一项返退,就让鲁铖成损失了两千万,这还不把银行的利息计算在内。这件事在启江闹得响动很大,但外界知道的人却不多。
老关最后说,由于黄海渔业家底厚,公司要害部门用的基本上全是原厂的老人,只是因为上市公司有个报表的披露工作要作,知识结构老化的老职工们就无法胜任了,于是鲁铖成就聘了一个对资本市场有着一定了解的财务总监李铎。李铎这个人同鲁铖成的做事风格一样,沉稳,低调,不是不得已的情况下轻易不和外界接触,所以公司里的研究员对黄海渔业的了解也只能是从报表上看,所知有限。
“李铎!”曲凤城沉吟着,慢慢放下了电话。
2)
上班时间一到,曲凤城就迈进办公室,先给办公室主任申纪鹏打电话,申纪鹏没来,曲凤城吩咐一个来得稍微早一点的职员:“把申主任这次迟到记下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太不象话了——叫研究所的人到会议室开会。”
研究员们都聚到会议室,在老关的主持下简单的汇报了一下近期的研究工作,这时候申纪鹏满脸大汗的跑了过来:“曲总,今天早上……”曲凤城打断他:“马上通知华正的叶总、天川的祝总、南通的符总,带着他们公司的所有操盘手全部到大会议室开会。”曲凤城兼任集团公司的副总,可以下达这种通知的,但是叶永平去了香港,祝高龙去了启江,只有符连双带着几个下属赶来了,看着满会议室吵吵闹闹的操盘手们,他大惑不解:“老曲,你搞什么呢?”
“等一会儿我跟你说。”曲凤城转向申纪鹏:“人到齐了没有?”申纪鹏急忙回答:“齐了,齐了,都齐了,就差一个小胡了。”曲凤城拉长了脸道:“一个也不能少,叫她过来。”申纪鹏只好颠颠的去叫小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