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导演(第2/2页)
不能说他拍的文戏带着文人气息,演员都很儒雅,一旦到了拍武戏,演员都成了好勇斗狠之徒,那看起来就是精神分裂了。
所以,他花费了不少精力和袁和评沟通,设计各种动作。
拍戏的时候分成日夜两班,白天拍文戏,夜晚拍武戏,李桉要两班都盯着,在旁边啰嗦,提出自己的要求。
如果他不是好莱坞大导演,估计那些香港的武行早就造反了。
就算是这样,也让袁和评颇为无奈。
李桉其实是在认真的研究,他读过武书,拜访过武术名家,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到了真正拍摄的时候才知道是两码事。
他的眼力不够,看不出演员和武行的动作是不是到位。
比如一脚踢过来,一拳打过来,演员反应的时机是不是拿捏的恰到好处。
这不是真打,看着拳头打过来,和演员有了身体接触,实际上并没有力道,这时候就看演员的表演了,有没有夸张,有没有做出正确的反应。
这里面的分寸拿捏很重要,否则就会让观众觉得假。
这毕竟不是喜剧电影,不需要夸张。
剧组的第一场武戏是玉娇龙飞身而起踢倒四名盗匪的戏份,那个扮演盗匪的大汉被徐静蕾一脚踹在地上。
在李桉看来,盗匪飞起老高背着地,看起来相当不错。
不过袁和评不这么认为,那个盗匪看起来是背着地,其实没有摔实,是腿先着地,把力道卸了下来,不是真摔,这人没有卖力。
作为武行,做事的时候不能偷懒。
现在还弄个钢丝帮忙卸力,在八十年代,香港的武行从二三楼摔下来,都是拼命的硬干实摔,到地上的时候已经起不来了。
所以,那时候的香港功夫片好看,如今没有多少人愿意那么拼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