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7/8页)

他要在今年的十二月,次年的三月,五月,六月,分别种植。

那就需要至少留出四块耕田。

同时,十二月的水稻会在次年三月收获,而这块土地等到三月下旬的时候,立刻用新收获的稻种继续种植。

三月下旬种,六月下旬收获。

七月继续种,一直到十月收获。

等到明年十月收获的稻种,大概就是培育了三季的优质稻种了。

这种种植方法,所有人闻所未闻。

如果说之前官员们做事非常卷,那现在卷的,就是这些土地了。

土地,肥料,水源,甚至人力,都需要成倍地投入。

按照纪元的意思,随时准备好肥力足够的土地。

如果其中某块土地肥力不够,那就即时更换。

说白了。

要不惜一切代价,一切人力物力培育出优质的占城稻。

同时稻子的培育方向也有要求。

更抗虫病的,更耐涝,耐旱等等。

负责官田的小吏奋笔疾书,人都傻了。

他做不到啊!

他真的做不到!

这事情也太多了!

知州大人出去一趟,怎么抓着官田不放啊。

纪元自然知道,他提出的要求非常苛刻。

但他必须这样做,留给他的时间不太多了。

必须在他调走之前,把占城稻培育出来。

“放心,我已经向知府请求,会填充本地农司的人手。”

“官府今年的银钱,也会多拨给农司。”

“只要能把这个稻种培育出来,你们便是天下百姓的救星。”

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这可是占城稻。

一定要说的话,这三个月就长成的稻子,口感自然很一般。

但如今,不是可以挑剔粮食的年代,只要有得吃就不错了。

纪元一头扎在农司里面。

宁安州其他六司也着手建设。

以前的宁安州衙门人少,如今却要一一填充。

他们这里,也越来越接近“正常”的州府了。

宁安州的州学第一批招生,却早早结束。

程亦珊的能力自不用说,她编写了本地蒙童的教材,还把官话也提上日程。

如果出去考学,官学是肯定要会的。

宁安州如今近三十万的人口,第一年州学招生,竟然也招了一千多人。

这样的数量已经可以了。

毕竟是头一批。

考虑到路途远近,再考虑到各家的情况,头一年招生就有一千多,已经远远超过预期。

再说州学也只是个开始而已,后续鼓励私学,私塾,书院,以及下面的官办学校,才能让更多学生有学可以上。

从化远三十九年六月,纪元他们一行人来到宁安州。

到如今化远四十一年十一月。

此地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在十一月里,同样有好事发生。

宁安州通往镇南关的新官道,修好了!

正式修好了!

四辆马车可以并驾齐驱的宽阔道路,终于建成!

正式通车之前,镇南关的新知州正好过来。

这新知州对纪元十分客气。

毕竟镇南关所有事情井井有条不说,纪元放权也放得很利落。

张将军甚至还拍了拍他,说自己刚来的时候也一样。

一样?

也是,张将军跟自己没来之前,镇南关,宁安州的军务政务,都在纪元手里抓着。

这也是朝廷那么快派人过来的原因。

估计都没想到,纪元那么轻易放权,丝毫都不留恋。

纪元自己都没想那么多。

他身上的事情可太多了。

宁安州各司调整,再补充人手。

以及把镇南关一些秀才小吏给调过来,既是给新知州腾位置,也是为了给宁安州衙门补充官吏。

放在之前,这些官吏或许不想来宁安州,现在不同。

现在的宁安州跟镇南关已经没什么不一样了。

甚至因为宁安州的知州是纪大人,他们更愿意跟随过来。

有了足够的人手,农司那边堪称可怕的种植任务一层层分下去,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区域。

总之,培育出优质的稻种,就是大家的本事,也是大家的功绩。

衙门工司诸人,则在验收道路。

终于在十一月初六这日,新路正式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