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4/5页)
家乡的赵夫子他们,还是对纪元很担心。
好在见他事情顺利,心里也能宽慰。
意外的是。
已经许多年没见的林大人,竟然也通过程教谕给他写了信。
只说让他在滇州府小心谨慎,总会回来,多也是安慰。
其实他在这边,真的没有那样惨啊!
大家是不是都想错了!
纪元脸上的笑意,在看到程教谕信件的时候直接消失。
程教谕在江西那边做掌印教官,他知道京城的事情之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回京。
程家当时面临的事情,已经无法再挽回。
人证物证,就差口供。
程大人清清白白,自然没有口供。
但监牢里明里暗里的折磨,甚至还以他的家人做威胁,让程大人精神崩溃,成了别人狱友口中的程疯子。
好的时候目光呆滞,精神错乱的时候只会招认。
信里还说,他们很不好意思,用了纪元寄过去的银子,既疏通关系,也帮忙买药。
再加上侄女程亦珊暗地里做点心补贴,算是稳住病情。
也是这个时候,李首辅那边派人过来帮忙,商议过后,把流放地方改为宁安州。
程教谕是个爱笑的人,这次信里的语气却带着说不出的谦卑跟歉意。
纵观天下,也只有纪元那边还能护住人了。
便是程教谕自己,日子也不好过。
他本来打算送堂哥一家过来,但临时又被任地召回,说是马上乡试,他这个掌印教官不在,实在不合适。
程教谕信里隐晦说,约莫是他堂哥知道什么,这才会被人如此刁难。
不过此时也不要再提,既然不是机会,堂哥精神也不能被刺激。
李首辅那边的人劝他先回任地。
程家人里,他已经是最后一个官员了,不能再折里面。
信件写了很长,完全不是程教谕的风格,信里的教谕似乎突然苍老很多。
最后他道:“无以为表,举家拜谢。”
此话已经很重了。
纪元上次见到程教谕就是在程家。
当时两位程大人,一个升职,一个被重用。
他还跟着他们家一起过中秋。
程大人一家其乐融融,和睦至极。
不过两年时间,竟然翻天覆地到如此地步。
纪元收起信件。
程大人被严刑逼供,多半是因为既没有后台,也因为程大人之前身上的事被皇上不喜。
再加上,他又是个不站队的,自然而然成了炮灰。
可程大人又有什么错。
他读书用功,为人清白,做官踏实。
他的妻子温和友善,持家有方,一家子和和美美。
他家的一双儿女,小儿子自己没接触过,可女儿被养得很好,既聪明又带着少有的通透,偏偏性格还是温和自然。
这样的人户,原本应该过得很好,至少不能是现在这样。
再回想起小纪元。
小纪元家里何尝不是这般。
虽说这两家,一个为官,一个为农。
但都是夫妻和睦,为人正直善良的家庭。
后者,三人都已经没了。
前者,也没好到哪去。
是哪里出错了。
还是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纪元收起信件,长舒口气。
镇南关二月的阳光很温和,让人心里慢慢静下来。
“柴烽,今年流放的队伍是不是已经快到了。”
纪大人不止一次问起此事,柴烽自然时时关注:“说是快到武新府了。”
武新府。
从武新府到镇南关,还要半个月时间。
但他是不能直接过去接人的。
先不说他有人盯着,就说程家那边,估计也有人暗中查看情况。
除非到了自己的地界,不好直接照顾。
纪元从自己书房翻出一幅画递过去:“找人送给董家,让董家一定要帮忙照顾姓程的那家犯人。”
即使不给这话,董家多半也会帮忙,但以纪元的想法,还是再使使劲。
纪元来到滇州府之后,画画的技艺并没有放下,此画算是他这半年里画得最妙的一幅,董家应该会喜欢。
当然了,落款还是青堂。
至于董家会不会猜到青堂是谁,这倒也不重要了,只要能帮到程家人即可。
化远四十一年,二月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