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7/8页)

这些银钱,全都是宁安州自己的!

也不对,他十一月份发走的文书,还在请求本地继续不缴税,或者税收减半。

也许,也许明年继续不交?

刘同知还在美滋滋算账,纪元那边则发了另一个文书。

文书的内容,甚至是纪元最开始的职责。

他被外派到宁安州时,职位是户司下的仓司主事,管的是仓库,赈灾,救济等等。

化远三十八年,本地遭了灾,而该有的救济却一直都没发。

一直到化远三十九年的年底,似乎没什么人提起来。

毕竟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加之十二月中旬了,大家都要等着过年啊。

虽说本地风俗跟中原不一样,而且最重要的节日也并非除夕。

可有个节日热闹热闹,谁不愿意呢。

纪元却还记得。

正好现在衙门有税收了,他要按照当时受灾程度,给各个寨子发赈灾粮。

迟到了一年多的赈灾粮。

本地百姓拿到手的时候,甚至有些茫然。

都过去多久了啊。

今年都丰收了,再过几个月都要春耕了。

这,这大家也不需要啊。

来发赈灾粮的捕快们,按照纪知州的吩咐,认真道:“你们是天齐国的百姓,以后还要给天齐国交税,朝廷庇护你们是理所应当。”

“若遭了灾,还不庇护你们,哪有那样的道理。”

好像是啊。

他们是天齐国的百姓。

遭了天灾,就该有人要帮助。

因为天齐国的百姓都会交税。

他们离这一日也不远了。

因为刘大人之前一直在提醒大家,故而本地人对交税这事心里有数。

当然了,抗拒还是抗拒的。

想到这,身处天齐国最远处的宁安州百姓,头一次对天齐国有了实感。

对他们是朝廷的责任,也有了多一分的看法。

化远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

放在他的家乡,或者在京城,此刻早就天寒地冻。

而滇州府,宁安州,却是只要穿件稍厚的衣服即可,早晚保暖,其他随意。

纪元感慨道:“这样的天气,还真适合读书。”

“一年四季,都适合读书。”

安大海跟邬人豪同时看过来。

他们两个,一个跟纪元做过同窗,一个久闻纪元卷王大名。

此刻不得不想给他一拳,别卷了,你都卷到第一了好吗!

纪元只好道:“我就是那么一说。”

冬天多冷啊,没有炭火都不想翻书。

看看这,晒着冬天的太阳看书,一定很舒服。

所以本地的适龄孩子们没有学上,真是可惜。

这里急需一所官学。

最好让伐木会的人也学一学,那样做事更方便。

化远三十九年还未过完,纪元化远四十年的计划已经在脑海当中。

最后还是被小黄拱着出门,这才放下公务,出去走走。

走到宁安城街上,即使纪元穿着常服,还是被不少人认出来。

风度翩翩,长相英俊,又比本地人白一些。

这就是他们纪知州。

纪元笑眯眯地,看着和气,大家也敢跟他搭话,并且道:“我家煮的红豆饭,您尝一尝。”

“我家要燃灯了,您也去瞧瞧吧。”

“还是我们街坊扎的鱼龙走马好看。”

这些都是本地的习俗。

快过年的时候,要吃红豆饭,因为都说共工氏有不才子七人,死之后变成厉鬼,而厉鬼最怕红豆,只要吃了红豆饭便不怕厉鬼了。

本地的各种戏说,听得纪元津津有味。

说到红豆饭,倒是想起京城的那位程小姐,她喜甜,但家人怕坏牙,倒是适合吃软软糯糯的红豆饭。

其他问答也就罢了。

可有个阿婆看看纪知州,再看看他家的牛,忍不住道:“阿婆我也有件事想求您。”

纪元看了过去,见她说话吞吞吐吐,以为阿婆有什么难言之隐。

谁料阿婆一开口,所有人都定住了。

“纪大人,您家的牛看起来好壮实,能不能拉我家配种?”

阿婆不好意思道:“这是阿婆我见过最壮实的公牛了,一定能配出健康的小牛犊。”

阿婆前一句,还让小黄昂首挺胸。

说到后一句,小黄铜铃般的眼睛透着惊恐,等会还有羞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