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繁华逐逝水东流 第九章(第3/4页)
虽说少量的魔龙骑,并不能真正杀伤多少南朝力量,但却在事实上,动摇着南朝统治的根基。“士气”,不仅仅是军队才有;两国交战中,民众的士气往往影响更大。如果民心士气低落,则损失的兵员得不到迅速补充;或者即使补充了,训练后上了战场,也是一触即溃,打不了胜仗。现在南朝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一路上,在张牧云留心关注下,发现已经有不少民众,背井离乡,虽不敢投奔对面可怕的大魔国,但却不惜跋涉千山万水,逃难到西北方前关外侯建立的大朔国去。
察觉到这种情况,张牧云充满了忧虑。对于一国一朝而言,民心士气,人心向背,如果不再向着己方,则可以说,王气国运已经发生了转移。此消彼长,如蚁噬堤,一时好像看着泄露的只是涓涓细流,但终有一日,定会崩溃决口,大祸临头。
很显然,现在以摄政女亲王为首的定国天香公主,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纵然那些魔龙骑再是难缠,他们也努力想出计谋,集合了几乎所有华夏祖传的阴谋、诡计、战法,为那些魔龙骑设下天罗地网。这样集合了大量人力物力的罗网,寄予了他们很大的希望。可惜的是,据说最后只引诱下寥寥几只最低级的双翼魔龙骑,将他们射杀。
这样的战果,除了一时鼓舞了些士气,长远看却丝毫没能改变本质。相反,却让魔国更加警惕。今后再想杀伤任何魔龙骑,恐怕毫无可能性。
“屋漏又遭连夜雨”,对魔龙骑一筹莫展之际,更坏的消息传来——为什么强大的魔国还让南方轩辕皇朝、西北大朔国苟延残喘?他们只是在收集足量的血魂晶石,铸造真正打通人魔二界的魔界之门而已。魔龙骑骚扰骚扰,或是南朝射杀几头魔龙,都只不过是战术层面的东西。而能够大量传送魔族的魔界之门,才是改变这场战争、乃至改变整个人界面貌的决定性东西。
这个消息,对于魔国的两个对手,还只在高层中流传。对于这消息,他们在极力打探更多细节的同时,严格保密;因为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一旦这消息流传出去,还不立即人心惶惶?说不定不用等魔界之门建成,两国自个儿就垮掉了。
无论是轩辕皇朝还是大朔国,都毫不怀疑这个消息对普通民众的杀伤力。别看这些黔首黎民大多愚昧,但只要他们知道魔界之门建成后会涌来成千上万头魔龙,就会立即知道后果的严重性!
这种情形下,让两国首脑感到庆幸的是,那个据说建在古匈奴地域的魔界之门,其建造进度竟是颇为缓慢。通过举国之力的打探,他们终于知道,进度缓慢的原因并不在于血魂晶石的搜集,而是魔门的建造过程,需要超乎想象强力的劳动力。很多工序,其所需的劳动力强度,并不是普通魔族或是人族能够承受的。
所以,看起来,魔国的两个对手,还有一些时间——当然,这只是那些乐观派的想法。悲观的,或者说正常水平的两国高层人物,已经在派人勘察那些最边远的蛮荒地带。他们已经在做最坏的打算。因为边远荒原大多毒瘴弥漫,他们甚至已经开始悄悄地囤积抵抗瘴气的药物。
就在这时候,那些骚扰的魔龙骑们也没闲着。他们这时候已经改变了策略,不再满足于充当村庄恐吓者的存在。因为扑近地面时,只有那些五行法术能给他们造成真正致命的伤害,所以这些有着紫黑鳞片的多翼魔龙,开始寻找那些能够培养和训练法师的修炼门派。这时候,朝廷豢养的护国圣教法师团,固然是他们的目标;那些大多隐藏在高山和大湖中的修炼门派,也都被他们一一盯上。他们打的主意很简单:就算魔界之门能建成,大量涌来魔族军团,这些人间的修炼士,也依然是让人极为头疼的存在。虽然一方面法师不太适合于大规模的军团,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大军团对消灭这些具备神奇技艺的修炼者,也属于举大石头砸蚂蚁,未必管事。
当魔族军团高歌猛进之时,这些神奇的人间修炼士,很可能遁入极难搜寻的蛮荒地方。纵然一时不出来捣乱,但长远看,迟早都会是个麻烦。所以,现在以四大魔君为首的魔国龙骑们,把定点拔除这些修炼教门,当成一个重要任务来完成。翱翔在昏暗天宇下的魔龙骑,已经把阴沉的目光,投向了那一个个烟云缥缈的名山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