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强求天下未足事 难证功德圆满时(第3/4页)
智诜身后站着近百人,穿着各色佛衣手持各种法器,一看就是佛门众高人,半空中隐约有梵音弥漫。如今佛指舍利在洛阳,天下名僧聚集,前来护法者不少。而玉皇大天尊带着十二名金仙,气势完全不弱,与众僧在空中对峙。
南边也站着一群人,武皇于云端之上千娇百媚仪态万千,然而神色却有些发寒,背后有十名高僧簇拥,皆双手合什默诵经文。
武皇对面的北面天空只站了一个人,此人未着道装,带着双梁冠身着墨绿长袍,三缕黑髯面若冠玉,凌空而立气度雍容,正双手抱拳向武皇长揖施礼。
灵珠子一到天空,就悄悄抽出混天绫站在了太乙天尊身后。梅振衣却没有往玉皇大天尊那边走,而是站在了北面那身着墨绿长袍的男子身后,只是冷眼观瞧一言不发,天上这种局面他也插不上手说不上话。
他为什么要站在北面,那位墨绿袍的男子梅振衣一眼就能认出来,就与他看见金身罗汉菩萨想起智诜类似,神识中与狄仁杰一样的熟悉。他能认出来武皇当然也能认出来,只见对面的武皇粉脸微寒道:“怀英,是你吗?我待怀英不薄。国家大事尽托,身逝之时亦哀恸不已,今日相见何故如此?”
墨绿袍的男子答道:“狄仁杰是我,而我却不是狄仁杰,我乃天庭金仙东华帝君王玄甫,曾亲身下界转世为狄仁杰。如今已尽职归天神识尽复。今日见陛下长揖,以全一世礼数。”
武皇半响无言,良久之后才叹了一口气点头道:“原来如此,狄公也算尽职了,我只当你是东华帝君,今日前来又有何事?”
东华帝君:“狄仁杰一世功德圆满归天复位,陛下乃千古奇女子,一世功业无以复加,能行之事已臻圆满。勿再求天下不可足之欲,此所谓过犹不及,举世入妄反损其行。本帝君特来恭送陛下归天复位。”
东华帝君是来送武皇归天复位的,说的话很玄妙,梅振衣似懂非懂,只能理解其中大概古往今来有很多伟人一世功业无以复加,在当时条件下能做到的事情几乎都圆满了。然而这样的人最容易留下大遗憾,那就是他们还要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或者不该去做的事情,甚至自损其功业。“举世入妄反损其行”,这里指的可不是一个修行人普通的妄境,而是指将整个真实的天下世界当作自己的妄念,企图随心念去化转。从古至今有多少伟人,建立了万世传诵的功业,随后却也留下各种洗不去的历史污点与创伤,甚至有人毁坏的远超过他所建立的,与这个因素总有说不清的关联。
东华帝君是这个意思吗?反正梅振衣暂时只能理解这么多。
这时又有一人开口道:“武皇陛下莲台真身在云端,帝王身在宫中。世间帝王相承世间帝王事,此时斩去俗身圆寂,一世功德圆满,贫僧也是此意。但大天尊不合勉强他人之修行,羁留武皇莲台真身于云端。”
开口说话的人站在金身罗汉旁边,梅振衣也认了出来,就玄奘宏愿心圆满之后的成就的大乘天菩萨,他在入境观中也见过玄奘。
随先生淡淡一笑:“大乘天,昔年你发宏愿入轮回,欲兴大乘佛法于中土,也得到了李唐的迎奉,没人说什么。世人欲改周归唐,你也不该说什么。今日佛指一出,洛阳尽成佛国。你当然还想指天下为佛国,这与我却没什么好谈的,道不同而已。我敬你当年之精诚心,但传法则以法,世间自有可接引之信众,不依人皇法旨……帝王相,承帝王事,我并未留难,莲台真身是否圆寂,在武皇自己,我何有勉强他人修行之事?”
大乘天看了一眼脚下的皇宫,双手合什道:“传法则以法,我亦无勉强他人修行之意,此为众生自取,佛指在宫中,自有佛法指引众生。宫中之事我不插手,但云端之上,亦不容大天尊扰陛下修行。”
随先生点头道:“宫中之事我也不插手,只留武皇莲台真身在云端之上,不扰她修行圆满……梅振衣,还记得白牡丹否?你可入宫去取人皇印,断绝世间同患,慰藉当年之憾!缘法如此,诸位不应有异议吧?”
梅振衣正在站在东华帝君身后看热闹呢,突然听见随先生点自己的名字,所有人都看向他。还没有来得及答话,衣袖一紧有人拉了他一把。清风不知何时已来到他身后,拉住梅振衣上前两步说道:“白牡丹殒身是五衰在已至,其祸不在人皇印。当年武氏以人皇印下法旨,夺我的修行道场,若取人皇印封存,也当由我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