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3/5页)

若不回,咱们便不打扫花主的身了,年节要忙的事太多,能少一事是一事。若回,麻烦差人回个口信或让信鸽飞一飞,姐妹们也好商量一下看谁可以抽空先去打扫。

对了,嬷嬷说,花主盖的那件羊毛被暖,先借去了。

翠玉说花主珠宝盒里邓对珍珠耳环与她的冬衣很配,先借她戴戴。

珊瑚坠子与珊瑚同名,红绯玉镯与红绯相衬,琉璃烛台很得琉璃的缘,所以……您知道意思的。

不过,花主故心,这些借走的东西都立有借据,统一由我保管,万无一失。至于我嘛,花主都说我爱舔人参了,我怎能违抗花主好意。

人参的借据我也立了,但花主回返胭脂楼时,人参还舔剩多少就不敢保证了。毕竟这样的好东西当然得每夭品尝,否则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若您赶回胭脂楼过年,估计或许还能给您留下半根……

金凤敬笔花静初瞠大眼将这封信来回看了几遍,每看一回嘴里便忍不住哼哼啧啧地骂几句,而骂完之后,一种了然的、心房被触动的温暖会让她的唇角浮现藏不住的浅笑。

那喜怒哀乐毫不掩饰的多变神情,那非真的骂、却是真的笑之间所透出的温暖情怀,让一旁注视着她的刑观影眸中也密密融入了许多言语无法表达的东西。这便是所谓的家人吧。

即使嘴里嘻笑怒骂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心却紧紧系在一起,关心担忧着彼此的一切,就算没有血缘关系,却比任何人都亲。

是啊……就算没有血缘关系……一旦心里认定,一旦称为家人,这事实便不容抹灭吧。

她跟青山说过,她害怕他的“无心”;其实遇上她之后他才明白,他的无心,只因为尚未遇见她啊。

现下,他也想要有家人了,想要有那个被称为家的地方里头,有花静初这样的一位家人在。

“胭脂楼的人催你回去?”

刑观影一手压着宽袖,一手执水杓将炭火上烧得滚烫的水注入茶壶中,再将茶杯用热水——温过。

“是巴不得我别回去,写这样的信来,能看吗!”她将信摊在桌上,推向刑观影。她们敢写出来也不怕别人见了笑话。”

既然怕别人见了笑话却还让他看?“这是给你的信。”

“我没有怕爷知道的秘密。”她为人坦荡荡,巴不得他知晓她大大小小所有事。好的、坏的都是她,独一无二的花静初。“只是,用词有些不雅,爷别见怪。还是……爷要我念出来?”

摇摇头,在她的坚持下,他看了信。

趁此空挡,她将茶汤倒出。

今日泡的是茶农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下旬采收的冬茶。冬茶耐冲泡,茶味清香,香气细腻不苦涩,滋味柔顺。

村里无精致的糕点可买,花生或炒香的黑豆倒是不少,用来充当配茶的小点,别有一番美妙滋味。

倒好茶,她顺手剥着花生,将一颗颗花生米放在木碗中让刑观影方便食用。看完信,他顺着折痕将信收妥交还给她。

似乎不打算对信中内容下评论,他替她与自己端来一杯冬茶,慢慢畷饮,细细闻香,半掩的眸及比平时和花静初独处时还来得沉静的面容,让人无法猜透他的心思。

见此,一股淡淡的愁情悄悄自花静初心底升起,她伸手捂上心口,不明白自己心房为何隐隐作痛,只能用目光紧随着刑观影,一瞬不瞬。

“胭脂楼过节时很热闹。”半晌,刑观影突然说出这种不相干的话来。

不是疑问而是肯定,其中隐约显露的羡慕还让花静初以为自己听错了。她想点头称是,盘上心的念头却让她缓口,毕竟爷方才并非在问她话呢。“以前,每到年节总是娘最忙的时候。”他的目光落在黄澄的茶汤上。“娘手巧,刺绣的手艺更是一绝,因此每逢年节就得替大户人家赶绣新袍,往往忙得连饭都没法好好吃。”

花静初没回话,无法回话,只能静静看他,静静凝听,心房却不由自主地逐渐收紧。

“但无论多忙,除夕夜晚娘必放下手里的针线,亲自下蔚煮一桌母子两人根本吃不完的菜。”他仍清楚记得每一道年夜菜的名。“娘总是不断地替我夹菜,总爱看我吃得两颊鼓胀,然后笑着问我——好吃吗?”

光听他形容,她便能想像出那样的场景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