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大漠现神尼残月映侠女(第4/12页)
柳梦蝶一来从未出过家门;二来平日习武,读书不多。现在到了塞外,眼界开阔;听了老尼姑的话,才真正体悟到这世上还有许多自己不知道的事,一种青年人的求知欲,便本能地油然而生,她看着老尼姑慈祥的颜容,不觉又多出了一种敬爱。
那老尼姑见柳梦蝶看着周围景物,好像处处觉得新鲜,因而微微笑道:“这里的景色还不算奇异呢!我的师祖在蒙藏共建了三个佛寺,一在外蒙的伊索昭盟;一在藏边的札什伦,还有一个就是此寺。在伊索昭盟,春天的跫音,要在五月下旬才听得到;而那时在江南,已是荷盖亭亭,榴花照眼的时候了吧?
“在外蒙,五月下旬,野草才开始滋长,到八月,又已秋意沁人,霜雪初降了。在外蒙,春秋两季都只有一个月,夏季也只有两个月,其余八、九个月都是冬令。而且时有狂风,风力极猛,常飞沙扑面,卷成土阜,平地移动。行旅客商一见狂风起,黄沙扬,就要迅速躲入蒙古包中,否则就有被狂风卷起,甚至有被活埋的危险。
“更奇妙的是:在外蒙因空气干燥,水分稀薄,天空经常是一碧无云,非常明朗;夜间星光,特别辉煌灿烂;白天看远方的物体也如在目前,所以有‘望山跑死马’的俗语。意思是说,你分明看见有一座山已经是在迎面不远之处,可是策马驰驱,马跑死了都未必到得了呢!而在七月酷暑,沙漠的天空,常会出现海市蜃楼,历历楼台,苍茫人影在空际飘浮,也是一大奇观呢!”
老尼姑见柳梦蝶听得入神,又往下说道:“而在西藏,贫尼师祖所建的第二座寺,就是在藏边札什伦的。西藏高原有两座大山横亘其间,一座叫做冈底斯山,另一座叫喜马拉雅山。在喜马拉雅山中,有许多远古遗留下来、已熄灭了的火山口,遗迹化为湖沼、温泉,那些温泉,就像烧开了的水似的,沸沸腾腾,也极为美观壮丽。
“在西藏高原的气候比外蒙尤其寒冷,山峰亘古积雪,固不须说。就是平原,全年在夜晚也都是滴水成冰的,在那遍地都是盐湖,皑皑精光,刺人眼帘,在阳光下更幻成异彩浮空,令人神摇目夺!”
老尼姑一口气说完蒙藏景色之后,便轻轻抚着柳梦蝶道:“小姑娘,你愿随我去见识见识么?”
柳梦蝶咧开小嘴笑道:“去!怎么不去?我不怕冷的,在高鸡泊,冬天里我还和师兄拨开浮冰去划船呢!”
说到高鸡泊,说到师兄左含英,柳梦蝶面色倏的黯淡下来,她想起自己本来是想随大师兄北上寻父,却在武邑被强徒截击的事了。她声调转为低哑:“只是,我现在还不能随你去看,我要去热河找父亲,我还要去寻我的两位师兄。”
老尼姑听了,又轻轻抚着她头发道:“小姑娘,告诉我,你爹是谁,谁又是你的师兄呢?你现在还不能行动,更不消说再千里迢迢赶去热河了。”说着,老尼姑就告诉她,当日是怎样救她出来的。老尼姑说:“小姑娘,你失血过多,受伤又重,最少还要再静养一个月,才能完全复元呢。你告诉我碰到了什么事,我再替你设法吧。”
于是柳梦蝶把事情详细说了一遍,老尼姑听了,沉吟半晌,才对柳梦蝶说:“你父亲我也听人说过,只是我已三、四十年不到关内,对关内情形,很为隔膜。既然是你父亲和师兄都有危难,待我替你走一趟去打听吧。你且留在这里静养,我叫慧修照顾你。慧修是一个蒙族妇女,我收留她在寺中做些日常杂务,也跟我学了几手粗浅功夫,有什么事,她还料理得了。”
第二天老尼姑就动身去了热河。那慧修是一个枯瘦老媪,看来比老尼姑还老,可是据她说,老尼姑至少要比她大三十年呢!
柳梦蝶向慧修打听老尼姑的来历。慧修笑道:“小姑娘,这是你的造化了,看来她很有意思收你做徒弟呢。像我跟随了她将近四十年,她总是嫌我资质和根基不够,许多绝妙的武功,无法练习,到现在还只是一个记名弟子。其实我也自知不能继承她的衣钵,能跟她老人家学几手粗浅武功,也很心满意足了。
“小姑娘,你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名闻塞外的心如神尼,是晦明神僧第三代的唯一女弟子。塞外牧民称他们为‘神僧’‘神尼’,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神迹,而是因他们武功超卓,又精于医术,很得人们的信仰,所以就把他们称为神僧、神尼,表示我们蒙藏人对他们的尊敬,就好像对喇嘛神僧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