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六百四十六章 仙秦各家(第4/6页)

随即,只见一道龙形飞虹自远方的蟠龙天柱之上降下,划破天际,所过之处的虚无之中留下一座玄黄色长桥,一直延展到众人面前。

所谓玄黄之色,实谓天玄地黄,天空澄清空旷而深邃莫测,故为玄色,大地浑厚宽广而孕养万物,是为黄色,玄冷黄暖,互为阴阳。眼下此桥上接天幕,祥云缭绕,下连地极,山河相映,天地二色彻底溶为一体,方才构成一种包罗万象的奇妙“玄黄”。

齐腾一神念沿桥而上,竟无法测探出桥另一端的具体位置,只觉此桥看似只有一条,实质却通向无数个阵法空间或者独立洞天。

见长桥立下之后,绮湄随即回身向众人宣告道;“此桥起点虽一,实质却有无数分歧,大家各尽所能,各依本性择路而行,排忧解难,力争向上,直至心力已竭,各宗各门自会依据各位表现进行招录。不过若无把握,切勿不自量力强闯,以免招惹不测之祸,我等修道之人,断不能如兵家勇夫一般但凭血勇行事。”

言下之意,众人在登仙桥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危险,不过众人既已到此,都没退缩的道理,当即纷纷上桥。

此桥没有明显的边沿栏杆之类可言,就算千人并排而走,也是绰绰有余,很快登桥者都已消失在层云缭绕之间。

只听绮湄又朝齐腾一说道:“以道友境界,却是无需与他人一般循桥而行。还请随我前往,去见一位贤师。”

齐腾一却开口问道:“若我如常人一般登桥而行,又会如何?”

“以道友修为,等闲考验自是难不了道友,不过也难保神念有损。”绮湄只是摇头劝诫:“况且此桥终点直指‘至道殿’,倘若入了‘至道殿’,再与驻殿贤师论道,尤能立而不倒者,便有资格常驻‘至道殿’,并自立一宗,不必托庇于任何一家一宗门下。只是此举何其艰难,以道友天纵之资,若知雄守雌,厚积薄发,将来成就必定远在我之上,何愁无出头之日?”

“求道者,需心存隐忍敬畏,却也当有精诚勇进之时!”

齐腾一一言方落,人已踏上“登仙之桥”,再不回头,大袖飘飘,临风而行。

绮湄举头望去,只见齐腾一背影转眼间已消失在云蒸霞蔚之间,隐约间似有歌声传来。

“……仙路漫漫千般劫,而今迈步从头越!”

他刚刚告诫茅山等一众道门弟子要隐忍敬畏,只因以这些人的实力,在目前的确没有争上一争的资格,非要逞强的话,绝对没什么好结果。至于他却并不一样,纵然艰难,却未必没有在仙秦开宗立道的一线可能。

若他能在仙秦正式立下茅山道统,也就等于给了所有茅山弟子一种精神寄托与希望,哪怕暂时分散道仙秦各宗,只要还对茅山心怀眷念,未来就有重归茅山门下的可能,而且由于兼修了仙秦各宗之法,开阔眼界,前途更加远大。当然若是不愿回归,也是人各有志,无需强求。

但如果连他也是选择了隐忍,等待十数年甚至几十年后才开宗立道,还能挽回多少人就很难说了,毕竟人心善变,若是没了念想,一切都会淡去。

他既身负一眉道人所托,自要一路向前,力争一线,但却没有必要强求其他茅山弟子与他共同承担风险,这就是他选择的做法。

……

“你……竟然不仅在蛇潮下逃生,还能够带上我……”

“鲸将”彭元仕如今已没了半点啸傲沧海的气魄,有的只是满脸的困惑与懵懂,如今的他,就连自己究竟是如何逃出生天都是不清不楚。

距离越近,越是可以深刻感受到眼前一盔一剑散发的滔天都天煞气,似狂沙漫漫、似愁云滚滚、似毒火熏天、似浊水蚀地……搅翻了天地,混淆了乾坤,遮蔽了过去未来,又在恍恍惚惚间贯穿了洪荒诸界,让身处其中感觉自己是无比的渺小无力,这不是形体上的渺小,而是来自于心灵。

沾染此煞,人仙也会肉身腐烂,鬼仙则会神魂迷失为怨灵,连神祇也会因此而陨落,在这股煞气面前,刚刚受到重创的自己无法维持清醒的判断与认知能力,以至于不清楚如何蛇口逃生,也不足为奇。

“竟然曾猎杀过一只五头海蛇,果然不愧是‘鲸将’。不过你现在该认真考虑的,是怎么让自己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