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东京梦华 第二折 凤游四海求其凰(上)(第4/5页)

赵纯看不惯女儿这情难自禁的模样,冷冷道:“好听话谁都会说。男人的誓言便同世间的风,这里吹吹,那里吹吹,谁还当真呢?”大夫人却觉得阿九的眼光果然不差,只是不便说出来,但笑不语。

卫千城尴尬地打个哈哈,道:“我看阿九是信得过萧君人品的,至于我么,单凭几句话也不便妄断萧君的好歹,这一节先搁下不论。我只提醒萧君,你说要保证我女儿的平安喜乐,可知阿九虽然娇养,琴棋书画、武艺女红还是学了一些的,我满以为要招一个文武全才、诗剑风流的女婿才配得上我家阿九。”

卫清樱悄悄给父亲递眼色,卫千城只作不知,续道:“现在看来,阿九却想跟萧君过放羊牧马乃至铁马金戈的生涯。我很担心阿九年幼情热,一心追随萧君,却不了解异族通婚的艰难。我更担心萧君这样的北国战将,不会体察女儿家的小心思、小情趣,使阿九因寂寞生嫌隙,与你由良配变怨偶。这样的结局,不关人品,不由人意,乃因两个人的出身、成长和喜好不同,彼此格格不入的缘故。”

卫千城长长地叹了口气,道:“我不是不信萧君,就算你即刻把心剖给我看又如何?一颗真心就能保证姻缘长久?汉人古诗里说‘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说的便是夫妇俩因情趣相投、灵犀相通而过得美满和乐。我若嫁女,亦望她与夫婿如此逍遥一世。萧君,你可知阿九此刻心事如何?阿九平时喜好如何?阿九这十九年过的什么日子?你能给她的又是什么日子?”

萧铁骊被卫千城步步紧逼,仓促间未能作答。卫千城霍然起立,斥道:“你什么都不知道,还敢跟阿九立下不离不弃的誓言?还敢说保她平安、保她喜乐?”

萧铁骊躬身一礼,诚诚恳恳地道:“晚辈受教了,今日才明白夫妇相处之道,不但要一个真字,还得要一个趣字。阿樱精通的各种才艺,我是不通的,不过有她这样聪明的一位师父在,我就算学不会,至少能学会欣赏。我们契丹人会的,只要阿樱喜欢,我也愿教给她,与她一起领悟夫妇之趣。”

“我不会猜人心思,阿樱现在想什么,我确实不知道。只求以后阿樱心中有事,能对我直言相告,我一定为她做到。既然阿樱肯为我远离故土亲人,”萧铁骊将手按在心口,“从此我就是她的故土,我就是她的亲人。”

他望向卫清樱,“再有,虎思斡耳朵远远不及东京繁华,风俗人情也与此间不同,虽不至于让阿樱受苦,却决无今日之好。”

卫清樱干脆地回答:“我愿意。”心中却脉脉地想:“平素看铁骊寡言少语,原来不是不会说,而是不爱说。”

萧铁骊记起她在暗血城地宫中倾吐的心声,不禁道:“虽然阿樱长在这样温柔富贵的地方,却像我们草原女儿一样不爱拘束,她想驰骋,我有骏马,愿与阿樱并骑。”

卫千城不置可否,眼中却露出嘉许之意,心想:“他能说出这话,倒是懂得阿九的。”卫清樱察言观色,知道父亲这一关算过了,不由欢欣。

赵纯终于按捺不住,发作道:“无论如何,阿九是汉人,这位萧君是契丹人,异族岂能通婚?怒刀卫家是大宋有数的武林世家,却将女儿嫁给敌国将军,连国家大义也不顾了么?”

卫清樱不服,嘟哝道:“侵入东京城下,几乎颠覆社稷的是金国军队,那才是敌国呢。铁骊是契丹人,不是女真人!”

赵纯道:“哦,这两种人在我眼里没有差别。”

萧铁骊想了想,答道:“数年前,我尚在萧干都统帐下为将,贵国大军两度攻打燕京,我奉命出战,确实与贵国军队交过手,但从没伤过贵国平民,染指过贵国土地。其后辽国被金国吞并,部分族人随天佑皇帝远走西域,跟贵国再无纷争。如今我国偏处夏国之西,金国铁骑却横行中原,辽宋即便不是盟友,也决不会兵戎相见。”

赵纯哪里肯听他解释,冷淡地道:“休管今日如何,萧君自己也承认跟大宋军队打过仗了。敌我分明,华夷有别,我不会同意这门婚事的。”

卫千城却笑道:“萧君远来是客,先请到客房安置,洗洗风尘。至于婚事,咱们慢慢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