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三章 大秦秘闻(第2/5页)
“这与我又有何关系?”韩信脸上表现出一片茫然,心中却知这是他惟一可以接近赵高的机会,惟有受到赵高的重用,他才能最终自由出入皇宫,得以完成计划。
“贤侄这就言之差矣!”格瓦老于世故,颇有指点一二的派头:“当今天下,乃大秦之天下,而大秦的江山,却在一人管辖之下,此人既非二世胡亥,亦非皇亲贵族,乃是当朝相爷赵高。只要你能获得他的赏识,又何愁不能功名到手,光宗耀祖呢?”
“赵相爷岂有这等权势?若是一手遮天,二世胡亥又怎能容他?”韩信这一次倒是真有些糊涂了,他在市井中曾经道听途说过不少关于赵高的轶闻,什么指鹿为马,什么谈笑杀人,当时只觉得做人做到了这个份上,的确是风光无限,却一直不明白何以一个人怎会最终超越皇上的权限,却又不因此而生诛族之祸?格瓦神秘一笑,压低嗓门道:“赵相爷能够位极人臣,掌管权势,当然是有所依恃的,你可知道相爷未涉政治之前,他真正的身分是什么吗?”
“这个晚辈倒是有所耳闻,听家师讲,赵相爷本是武林五霸之一的入世阁主。”韩信答道。
“那么你可知道,无论始皇还是二世,若非赵相爷鼎力相助,他们未必是当世天下之主?”
格瓦显然熟谙这段历史,是以说来头头是道。
“愿闻其详。”韩信顿时来了兴趣。
“先朝始皇时期,当时大王乃幼年登基,朝中大权俱在吕相吕不韦一人把持之中,到了大王亲理朝政之时,吕相恐失权势,遂有谋反篡位之心。”说着格瓦又坐近了几分,悄悄对韩信说起了这段未经流传的轶闻秘史。
“那么始皇岂不危矣?”韩信惊道。
“谁说不是呢?当时军政大权全在吕相一人之手,只要他一动手,大秦天下顷刻间必然易主。也正是在这紧要关头中,赵相奉旨秘密入京,亲率数千入世阁子弟,拼死一战,终于将吕相生擒软禁,从而为始皇重掌大权赢得了时间。”韩信始知赵高原来是因此事而发迹,怪不得始皇对他信任有加,便是巡游天下亦是让他不离左右。
格瓦又道:“始皇驾崩于平源津时,曾经写有诏书,立公子扶苏为太子,继承王位。但赵相一向不喜扶苏,因他曾经教过胡亥学习文字和刑狱法律,两人私交极好,是以便有心立胡亥为太子,废除扶苏太子之位。所以当车队返还咸阳之后,赵高与丞相李斯密谋,篡改诏书,终于让胡亥成为大秦二世。有了这两件莫大的功劳,你想想看,赵相能够登上今日之位,又岂是运气使然?”
韩信听得目瞪口呆,始知赵高此人谋算精密,处事果断。与之为敌,的确是一件毫无把握的事情,但是他心存疑窦,不由问道:“像这等涉及王命机密之事,将军何以知道得如此清楚?”
“这不过是一时巧合罢了,家兄格里,乃突厥‘暗杀团’的首领,追随赵相已有多年,深得赵相宠信,他正巧都参予了这两件大事,是以我才能洞察详情,不过此事只能流传至此,切记不可向人透露,以防有杀身之祸。”格瓦有三分得意之色,并且表示自己并未将韩信当作外人,以示自己的诚意。
韩信不由感激道:“多谢将军提醒,时信一定铭记于心!”
格瓦一笑道:“我当然信得过贤侄,所以才实言相告,相信你听了之后,心中不应该再对赵相还有怀疑吧?”
韩信点头道:“赵相权高位重,晚辈见他一面已是难如登天,又怎能接近于他,求得一世功名呢?”
“这就是我说的机会来了,换在平时,你要见赵相一面,的确是难如登天,但在赵相寿辰之日,你只要舍得本钱,博得他老人家的一笑,这功名也就唾手可得了。”格瓦说出了他的想法,继而又道:“如果你还想深得宠信,也未必不能,但这却要凭真功夫、硬本事,你若没有,也是枉然。”
韩信心中暗道:“我此来的目的无非便是为此,否则区区一个功名,有个屁用。”当下装作饶有兴趣地道:“晚辈既然有心仕途,当然希望能蒙赵相另眼相看,就不知将军所说的真功夫、硬本事是指何物?”
格瓦看了他一眼,道:“其实就是武功,赵相出身武林,讲究以武为本。据家兄所言,今年乃赵相五十寿辰,他老人家有意将寿宴办作一场‘龙虎会’,旨在招纳天下精英,并将入世阁发扬光大,使它成为天下第一门派!贤侄虽然学习功夫,然而‘龙虎会’上高手如云,风险极大,倘若涉险,难保不失手于人,还是不去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