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 六 章(第3/16页)

李益听了也放心了,他要的不是雷同而是质佳式新,最好是款款不同,将来在长安推出时,才能满足长安人新奇的刺激而居奇。

因为带了两船重货,李益为了怕起落费时,决心尽量利用水程,假运河直溯而上,而且为了争取时间,不惜重酬,叫船家沿途雇了脚夫背纤,日夜兼程而行,虽然稍微远了一点,但计算起来,还是比陆行快。

船是包下来的,行止自决,他又懂得拢络人心,不惜小费,因此进行得非常顺利。

而且在船上也免了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的投宿行旅之苦,更免了车马劳顿之辛劳,反倒十分逍遥。

只要是天清气爽的好日子,他就置备几样菜式,跟霍小玉两人踞坐舱中,一口小红泥炉温着酒,且行且酌,浣纱在一边温酒侍候,日子过得倒很痛快。

霍小玉一面浏览着两岸景色,满足地呼了口气道:“这样子行旅才舒服,比我们上终南山的那一趟,简直是天壤之别。”

李益笑笑道:“那要谢谢大隋的那位风流天子杨广了,如果他不是开盘了这条运河,你那会有这么舒服。”

霍小玉道:“隋炀帝开凿运河是为了到江都去观赏琼花,那有开到这儿来。”

李益笑道:“你真是中了流言之毒N隋炀帝虽然私生活荒唐一点,还没有荒唐到这个程度,他开凿运河,是为了兴水道,通漕运,使江南的鱼米丰产,能够畅疏各地,以有余济不足,目光远大,是为万世不朽之伟业,只是他仅开凿到江都。从世因其利而延长,直通江南,虽然这一段不是他开的,但也是继承他的事功。”

霍小玉道:“书上是那么说的?”

李益笑道:“尽信书不如无书,大唐是继隋而起的,总不能鼓吹他是个明君而自认叛臣吧,当然要把他的事功归之于荒唐了!”

霍小玉笑笑道:“那么这一段运河是谁开的呢?”

李益道:“事过多年,已经难于查考了,但我想炀帝时已经动工了,太宗与则天皇帝都参与其事而卒成之,大家有份,因为现在江南一带,都是流传以『千户老麻』来吓唬小孩予,可见工程之始,还是在炀帝之时。”

浣纱在旁道:“千户老麻又是谁?”

李益笑道:“就是主承凿河的监督麻叔谋,官拜千户,是以而称,相传他喜欢吃小儿之肉,在凿河时,每天都要用一个小孩子蒸熟为食,江南人才用他的名字来吓小孩子,如果河仅止于江都,千户老麻的大名怎会流传至此?”

霍小玉正剔着一块鸭脑在吃,听了这话,不禁一阵作呕,连忙合着嘴起来到船舷边,把胃中的酒肉都吐出来,才漱口回座道:“十郎!你真是的,在吃东西的时候,提起这些恶心的事!”

李益笑道:“你也真娇贵,讲归讲,吃归吃,那里就会作呕到这个程度呢,再说人肉又不是不能吃的,饥荒之年,灾民饿急了,易子而食的事屡见不鲜,征战之际,粮秣不继,杀了敌人来果腹的事也很寻常。”

霍小玉骇然道:“真有这么残忍的事?”

李益道;“事出于传闻,真确与否不可记。”

霍小玉直皱眉头道:“太残忍了,太不像话了!”

李益笑笑道:“世有愚孝之子女,常割股入药,以疗亲疾,这不是一样的荒唐无稽吗?

怎么就没人说这是残忍呢,可见一件事的善与恶,只能以常情处之而不能深究,否则善与恶就难分了,老虎吃人谓之凶兽,人以虎为食就是理所当然,这难道公平吗?”

霍小玉笑道:“我抬贡是抬不过你,任何事你都能搬出一大番道理来的,割股疗疾,只是一番孝心,但以人肉为食,究竟不合常情。”

李益本来想笑的,可是一个意念突来,忽地皱起了眉头。

霍小玉不知道那一句说话错了,连忙问道:“十郎,你是怎么了,刚才我只是开玩笑。”

李益苦笑道:“我知道你是开玩笑,我也不是为你那句话不高兴,只是我想起一件担心的事。”

“那件事值得你担心?”

“我们这一路上回去,会不会遇上打劫的盗贼?”

霍小玉不禁也笑道:“十郎!你真会杞人忧天,我们来的时候,带了赤金古玩;你都不在乎,现在倒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