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第四十二个故事(第2/5页)
季言之很善于观察。
昨天和三位同窗好友相谈的国事不多,但却让季言之对他们口中的大昭王朝有了大概的了解。帝王老迈,九嗣夺嫡,给季言之的感觉有些像清康熙年间,但却有误国奸佞当道,朝纲腐坏。
所以抄书的同时,季言之还在分神的想,自己是考中状元以后是当个闲云野鹤的文豪大家,还是当个稳固朝纲,翻云覆雨的权臣。
两者都有缺点优点,或许后者还要麻烦一点,但季言之根本就不虚火。之所以会二选一,不过是因为季言之这世即使调养好了身体,在没有根骨修炼天地不老长春功的情况下,他就不是一个长寿的。
而选择了后一种劳心劳力的‘职业’的话,季言之如果不注重养生的话,寿命还要缩短一截了。
抄写了一会儿书,季言之便搁下笔,活动了一下手腕。
院子里,季根和季业两个小哥儿正在嬉戏玩耍。季兰、季竹两位姐儿则在缝补着破旧衣物。
农家出生的姐儿们大多早熟而且勤快,就好比季兰和季竹这对只差了一岁的姐妹花。那是四五岁的年龄就跟着季阿娘、季二婶在厨房里忙活,做些比如说烧火之类力所能及的活计。而如今,七八岁的年龄,更是开始学习针线活。那手艺不算多好,但用来日常缝补衣物还是够的。
季言之走出了房间。
他在院子外边种的一株梨花树下停下。
“根哥儿,业哥儿!”季言之突然转头朝着院子里玩耍的季根、季业喊道:“过来帮大哥一个忙。”
“什么忙!”
摸滚打爬,弄得一身都是泥的季根、季业一听季言之喊他们,连身上的泥都忘了拍一下,连忙屁颠屁颠的跑出了篱笆院子,跑到了季言之的跟前。
“大哥,你让我们帮什么忙。”
“我想取一束梨枝给阿娘、二婶做个木钗。”季言之温润尔雅的微笑:“只是大哥的身体太差了,怕是没有那力气爬上树,所以便叫了你们俩……”
季言之话语刚落,两个小哥儿就跟窜天猴似的,飞快的爬上了梨树上,帮忙折了好几束梨枝,又唆唆的下了树,跑到季言之的跟前,仰头笑得特别的灿烂。
“大哥,够了吗。”
“够了。”
季言之浅笑着接过两个哥儿递来的几束梨枝,又在院外站了一会儿,便带着几束梨枝进了院子。
此时突兀的起了一阵风,微寒,吹得人面颊有些发冷。
季言之紧了紧衣襟,瞬间便打消了就在院子里削刻木钗的打算。
于是季言之脚步不见停歇的拿着几束梨枝进了屋。
和其他农家一样,老季家也是当屋放着一张破床,床上放着案板瓢盆一类杂物。条几、八仙桌子也有,但那是放在正房堂屋那儿的。季言之所住的耳房,除了靠墙的床,和靠窗的木桌便只剩下沿着墙堆放自制的多宝书柜。
季言之坐到了窗前。
他摸出一把刻刀,手脚利索的削掉梨树枝的表皮,然后快速的雕琢出一支又一支只有简单纹路,却胜在简洁大方的木钗。
季言之其实很欣赏木质本身的颜色,只是身处的环境告诉他,不管是已婚的妇人还是未婚的大姑娘,都喜欢艳丽的颜色。特别是正红,那更是爱得不得了。
所以季言之干脆就找了一些朱砂,调好色后慢慢的给制作好的木钗上色。这过程要求细心且细致,两样季言之恰好都不缺,因此季言之倒颇有些兴致在制作完成木钗拿去晾晒之后,又开始抄起书。
大约黄昏时分,季阿娘、季二婶俩妯娌带着日常所需的柴米油盐以及一匹刚够做一身儒袍的青布,说说笑笑的回了家。
两妯娌刚走到篱笆院门口的时候,不知怎么又跑到院门前玩耍的根哥儿、业哥儿便迫不及待的告诉他们,今天季言之让他们折了几束梨枝,说是要给他们制作木钗。
季阿娘和季二婶欣喜之下,便是诧异,什么时候季言之还有制钗的手艺了。
“许是书中学的吧!”
缝好衣物,又把晚饭做好的季兰歪着脑袋想了好一会儿,才不以为然的回答道:“大哥总是说书里有银子、金子,什么都有,自然也有制钗的手艺。”
季言之正巧推开房门走了出来,闻言便笑着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不是书里有银子、金子,什么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