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3、陀罗尼仙(第3/7页)

常行捡回一条性命,仓皇回到家里,一五一十告诉了乳母。乳母说道:“其实,我有个做阿阁梨的兄弟,去年我让他抄写了一份《尊胜陀罗尼经》,把它缝在少爷您穿的衣领里了。”

据说是考虑到常行经常夜间外出去和情人幽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撞上百鬼夜行,于是就想了这么个办法。

晴明和明智提及的,便是这件事情。

“这尊胜陀罗尼与阳胜僧都的事,您都知道吧? ”

“您是说僧都骑烟飞升的事吧? ”

“不愧是晴明大人,真是无所不知啊。”

明智充满钦佩地说。

这个阳胜僧都的故事,《今昔物语集》中也有记载。

据该书记载,阳胜是能登人氏。

他俗姓纪氏,十一岁上比壑山成为佛门弟子,拜西塔胜莲华院的空日律师为师。

这位阳胜自幼聪明,过耳不忘,道心极强。书中说他:“无余心。”

就是说,对佛道以外的事物几乎毫无兴趣。

见人裸身无衣,便解衣与人,见人腹饥无食,便以自己的饭食相赠,这些都是寻常的事情。

“又不厌蚊、虮螫啖。”

《今昔物语集》还这样记载。

这位阳胜,身住比壑山中,一来二往间,胸中便抱持了坚定的道心。也就是说,对道教生发了兴趣。再简单地说。就是想当仙人了。

于是。这位阳胜终于离开了比壑山。

他来到吉野古京的牟田寺,闭门不出,学起了仙人之法。

修行的第一步是断谷。即一切谷物皆不入口,只吃山菜。其次是断菜食,只吃树太和花草的果实、种子。

再下一个阶段,一日只食一粒粟,身上只穿藤衣。再接下去,就只吸饮草上的露水,然后是只闻花的香味。最后就不再需要任何食物了。

后来,据说一个在吉野山苦行的僧人恩真,曾见到阳胜。

“阳胜已成仙人。身无血肉,有异骨奇毛,身生双翼,飞翔空中如麒麟凤凰。”

《今昔物语集》中这样写道。

就是说,他的身上没有血肉,只有奇怪的骨头和习乏毛。背上长着两只翅膀。

这位阳胜仙人每月八日一定要来到比壑山,聆听不断念佛(昼夜不间断地念佛。修行的一种。)。,拜过慈觉大师的遗石才离开。

《今昔物语集》还记载了阳胜成仙后的故事。

当时。比壑山西塔的干光院有位僧正名叫净观。这位净观勤于修行,每夜都诵读《尊胜陀罗尼经》。

一日,阳胜仙人前来聆听念佛,飞到这位净观的僧房上空时,听到僧正正在诵读《尊胜陀罗尼经》。

阳胜情不自禁地落在僧房前的杉树上倾听,那《尊胜陀罗尼经》的诵读声益发清晰,于是便从树上下来,坐在僧房的高栏上。

净观僧正发现后便问道:“请问大人是……”

“我叫阳胜,从前曾在这比壑山住过。刚才从这僧房上空飞过时,听见有尊贵的声音念诵《尊胜陀罗尼经》,情不自禁,便降落下来听得入迷了。”

“真是太荣幸了。”

僧正打开角门,恭请他进入室内。阳胜仙人像鸟儿般飞进去。坐在净观面前。

那次。净观僧正与阳胜仙人畅谈了整整一夜。

终于到了拂晓。

“那么,我得告辞了。”

阳胜仙人站起身,但是却飞不起来了。

“大概是与人间的气息接触过久,身体变重了吧。”

阳胜仙人对净观道:“请焚香一炷。再让那香烟飘近我的身体,可以吗? ”

净观依言照办,阳胜仙人立刻骑乘在那香烟之上,升到空中,不知飞往何处了。

这是《今昔物语集》的记载。

据说后来净观自己也生发了道心:“吾亦做仙人去也。”

他留下这么一句话,便也下比壑山而去了。

“耶么。您的梦,与尊胜陀罗尼又有什么关系呢? ”

晴明问明智道。

“这个……其实我也是每天夜里都在比壑山自己的僧房里,念诵《尊胜陀罗尼经》。”

“哦。”

“可是,四天前的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明智娓娓叙述起事情的来龙去脉。

那晚。明智念诵一遍《尊胜陀罗尼经》之后,如常就寝。可是刚一睡着,便听见有人声。

“明智大人,明智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