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心理剖析(第2/2页)
他同时把相机里面的案发现场照片翻找出来,以供参考。翻阅相册的时候,一张与案发现场照片格格不入的人像照片吸引了唐奕的注意力。
照片中的女子蹲在地上,神情专注,眉眼冷艳。
那是夏寒。
“这个女人……”他对着屏幕无奈一笑,侧滑将照片翻过去。
之前他通过一系列的线索,比如作案地点,抛尸车辆中留下的痕迹特征,对凶手做了一个大概的心理剖析。他发现凶手的心理素质强于常人,异常沉着冷静。从案发开始到清理现场、选定抛尸地点进行焚尸,全程不过四个小时,而他却做的有条不紊。
除了汽车后备厢稍有残留痕迹外,大部分的痕迹都被他清理的很干净,说明他是个细致的人。
基本可以判定凶手是个多血质混合抑郁质人格。
气质类型是人格的先天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把人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
其中胆汁质人格精力旺盛,表情丰富,情绪激烈,且易冲动,喜欢意气用事。
多血质人格思维活跃,反应迅速,善于交际,好动。
粘液质人格情绪稳定,反应慢,严肃,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
抑郁质人格精神敏感,为人谨慎,做事细致,思考透彻,但优柔寡断。
而气质在人身上多数时候是混合出现的,所以从性格角度分析,凶手思维活跃,反应迅速,谨慎且细致。
“凶手的内心诉求,会体现在尸体上。”
这句话是唐奕的叔叔曾经告诉他的。犯罪者的犯罪心理形成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而他们真正的内心诉求,会在他们的作案目标上体现出来。读懂这种诉求,才能在找出凶手的作案动机。
于是乎,唐奕想到了那具被焚烧得基本碳化的尸体。
他翻出资料中的照片,在法医室的操作台上,那具被割离的尸体被重新拼凑回去。
看似残忍暴力的碎尸手法,唐奕却看出了不一样的端倪。
他找到一把剪刀,把尸体照片裁剪成未拼凑前的独立尸块,惊奇地发现尸体的分割比异常的规整。这就像是提前在尸体上画好了图纸,然后拿着锯子把尸体当成工艺品原材料慢慢分解。
凶手是个心理变态,这丝毫没有疑问。
但可怕的是,这样理智的作案手法,绝对不是处于愤怒情绪之下的所作所为。尸块很工整,甚至连分解之外的破坏都没有。
唐奕在尸体上读出的情绪是……麻木。没有愤怒,没有恐惧,也没有释然的情绪在里面。
如果凶手不憎恨死者,不嫉妒死者,亦不畏惧他,那么为什么要杀了他?
唐奕感觉自己掉入了一个空白的思维深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