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六集 第七章 道门密武玄阳经(第3/4页)

张三丰的原文却引起了他的兴趣,目不转瞬的开始阅读。

老孟见状想说话,被王河摆手制止。过了足有盏茶功夫他才从书中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将书页合上,叹道:“三丰祖师武学素养如此精深,振聋发聩!王某自认对武道颇有心得,有不少自创出新之处,哪知所学大半此书均有论及,精辟入微之处胜我何止一筹。”

王河为之感慨万分,又寻思了半晌,面有喜色的笑道:“好在人力有时而穷,不能包罗万象,我自身武功跟之对比倒也有些强盛之处,不至输的太惨,两相印证更有进境。”

孟义山已是心痒难挠,催促着说道:“快把这书讲给我听听!我看王先生比张三丰要强的。”他为了吹捧王河是张嘴说胡话。

王太监身处逆境,孤寂已久,明知如此也是心中喜悦,索性成全孟校尉的好武之心。

他取来纸笔将那一册玄阳经另行誊录了一本,再依句将原文注解。

这部书难懂之处主要在只有道人才明了的隐语,晦涩的要命。

将龙虎暗喻阴阳,先天八卦代指身体经脉。后面阴阳相生,八卦组合成万化。

王河皱着眉头将之一一还原成奇经八脉和人身穴道,每写一句就试着和老孟讲述一番。

碰到实在费解的句子他也只能静心思索好半天才能下笔。

孟大人也贡献出张帆和云敖的武学诀要与王河做参考,听得王太监眼中精光大盛。这些法门专走偏锋和霸道,凶厉至极,某些高明之处并不逊于眼前这本武当祖师的文论,可见武林之中高人辈出,不让前贤!

如此一来等于以三大高手的智慧来解析玄阳经文,让王河的压力大减,两人写写说说,王太监来了精神还非得让老孟摆出架势招法来印证。刀、拳、掌、指加上腿法,实在弄不懂或觉得有歧义的干脆下场过招,打得孟义山叫苦不迭。

这样忙到掌灯时分不过完成了四分之一,到后来孟大人实在熬不了,干脆往地上一坐,喘着气说道:“王太监……别写了,明天再来!他妈的,你个武痴!”

王河只得先停笔歇息,说好留待明日继续,拿起那本书回房琢磨去了。

孟义山回到榻上,四肢百骸无处不疼,都是让王河一番指导所致。

强坐起来摆了个玄门五心向天的姿势,运转丹田内气开始炼化真炁。徐徐升起的内息像春蚕吐茧一样将金夜叉力的异种真气逐渐包裹起来,一缕缕的缠绕上去,引起了夜叉真力的反弹,开始一波波的躁动不止,每一下悸动都带来剧烈的痛苦。

初时如同细针刺肉,带着种穿透的痛感,渐渐变成尖锥破腹般的难忍。随着炼气化炁的加快,豆粒大的汗珠开始从额头滴滴滚落,鼻息也由轻缓变得粗重。体内无骨柔拳心法练出的真气与金夜叉力的冲突达到顶峰,两种真气如同刀剑互斫,每一次交融都让老孟痛苦得发出无声的干嚎,牙齿咬合得发出格格之声,意志开始变得模糊,神识直欲离体飞去。

身体内各处经脉一丝内息也没有,丹田气海却被汹涌狂暴的真气充满。困守在内的两股内气冲不出去,被渐生的真火压迫,慢慢绞合在了一处。

炼气化炁,丹田为炉。在心诀的导引下化出的真炁开始压迫异类的夜叉真气。

茧样的气团在逐渐缩小,金夜叉力的反抗更加激烈,这门武功的根基就是天王智无数十年苦修的少林内功,精纯凝练入体不化。中招之后除非不运气行功,否则气冲百脉,鲜少能有生者。

眼前虽被先天真炁压制,却也无法被吸纳。在剧烈的相持后开始爆散,“轰!”耳中似乎能听到那种殷雷般的鸣动,柔拳真气在化气的重要时刻被夜叉力的爆发所打断,汹涌的内气脱离了心诀神意的控制,开始灌向奇经八脉。

被丹田这口“熔炉”压迫已久的柔拳真气带着尚未成形的真炁沿着督脉冲向头顶,“轰轰!”百脉齐震,直接打通了百会穴,一股清凉的感觉从那里沿着眉心印堂直接传递到会阴,先天之窍终于通达,身心快意得每个毛孔都充满了喜悦!

与此同时,四肢经脉被真气充斥得肿胀欲裂,迫切需要宣泄。

孟义山还在摆着五心向天的姿势,两掌心向上举过头顶,大量的真气沿着掌心劳宫穴向外一冲,两道粗如蟒蛇的白气自双手轰然发出直冲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