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浮黎劫 第四十二章 一朝忽惊世界殊(第5/10页)

四维之极,无边云气之外,四名巨人身如铁柱,不知其高,百臂托起青冥,腰身以下没入大海深处,无涯之底,三界波动传来,四名巨人震惶不已,低头振臂,奋力撑起苍天不坠。

幽冥深处,忽有灿然一轮生出,金芒璀璨,如百千万日同出之炽,遍照九幽十冥,无边黑水。

西北万里流沙之尽,西昆仑峰巅,瑶池中一派金水如天河般倒泻下来,覆住昆仑天柱,天柱不得移动分崩。

南赡部洲、北俱芦洲、西牛贺洲三洲轰然相撞,挤在一处,挤出撞处大地凭空隆起千万丈,乃成龙脉数百派,高出天表,阻隔东西。

西牛贺洲中央,有一山名万寿山,山高万仞,灵气蓬勃,岩间一名道人默坐,身放无量黄光宝气,沉沉扩散延伸,几乎将整个西牛贺洲覆盖其下。

十方三界,九天八极,俱都摇摇欲坠,势欲崩摧,唯东昆仑仙峰青秀,屹立天海之间,岿然不动。

坐忘峰头三千万里外,通天教主立足高天之上,五指虚虚一握,手中已多了一条长鞭,鞭身如龙,光气氤氲,色作淡青,几近透明。教主将混沌鞭掣在手中,轻轻一振,鞭身迤逦荡出千万里,鞭影沉沉,只见无穷无量无边斗大青芒雷球,闪闪灼灼,沸滚犹如大海狂潮,随鞭一荡而出。

昆仑山玉虚宫浮黎井中,忽然浮上一物,似星有芒,六角生光,照彻昆仑,此乃龙汉始劫,元始灵宝,名“浮黎劫”。浮黎劫三光柔柔,生意盎然,似水如云,汩汩流下,遮住昆仑三十六峰,无边青雷奔入浮黎光云,无声而消,余波微微震荡,昆仑山山根分崩离析,散为十洲三岛,漂流入海。

元始天尊大袖麻衣,飘飘飞至;牛鸣哞哞,玄都大法师牵老子青牛从空而下;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垂眉低首,静静立在教主身后七丈之处。

“师弟,你这又是何必?”青冥之外,老子低叹。

鹿台火势冲天,受辛仰天不绝颂祷,须发俱焦,妲己持避火诀相护,心底忽有一缕清音响起,“小玄,小玄,你要随他殉葬么,快随姑姑归家!”妲己一怔,随即看向受辛,见受辛神情哀切,祷声愈急。缓缓摇头,“姑姑,是你送我入此红尘,现在你叫我回家,可是我已经回不去啦!”

“果真不回?”

“不回。”

阴云翻涌,诃利帝母花冠璎珞,九子环绕,于隐隐雷光中无声而叹,“痴儿!”在云中看那鹿台大火,台下千万百姓伏地叩首,血泪交流。

受辛颂声急切,厉声长呼:“赫赫成汤,降自长空,奄有四海,万邦来服。皇皇上苍,果忍见你血脉一旦绝于今日耶!”九天之上,忽有威严巨音缥缈降下,“天数前定,汝小子受,命当绝于今日,念汝哀悔至诚,朝歌一城人民与天乙血脉,可不与尔偕亡。”

诃利帝母闻声一愕,目中火焰喷出数尺之远,仿佛恨意难抑。

只见黑漆漆的天幕中央,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黑色漩涡,径过有数千里宽阔,低低向朝歌城压下,如黑曜之镜,将朝歌一城俱映入漩涡之中。

漩涡中忽然射下一道黄金色的光柱,落在鹿台之上,受辛身躯微微一震之间,已化为幢幢虚影,张口低呼,已是发不出声息。妲己、素素急探臂来抓受辛,四条手臂一穿而过,再看时,淡淡光影一闪而消,光柱倏然向上收回。妲己、素素扑倒在地,眼中血出,已是哭不出声音。

郊原之上,数百万周师俱骇然仰首而观看那黑镜中城市楼台,四周围厉啸渐起,朝歌城忽地整个儿晃动起来,在巨大的轰鸣声中拔地而起,投入那无底深黑漩涡,星天颤抖,虚空分崩,而大地一直沉落下去。

诃利帝母浩然长叹,转身离去。

天地蒙鸿,星斗失位,教主看了看身周四位圣人,神色漠然,将混沌鞭收入掌中,忽而探手在极虚无中轻轻一拨,随即向虚空中一步踏入,身形不见。

元始天尊摇头轻叹,也欲伸臂,将三界六合,四海九州复其原位,准提道人忽道:“善哉!通天道兄适才一举已绝世间亿万万生灵,道兄若欲返归本来世界,恐将再绝亿万万生灵。”老子垂眉叹道:“也是三界大势,劫运使然,目下且顺其自然罢。”元始长眉微微扬起,垂下手臂,笑道:“道兄说的是。”老子乘牛,与玄都大法师先回大罗,元始天尊与接引道人、准提道人作别而归,接引道人先回了极乐,准提道人却不忙回,持了七宝妙树,踏云步慢慢向西而来,在空中看天下光景,一路点头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