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6/7页)
“对,普通的水溶墨汁当然不行。”曹觅安抚地朝他一笑,示意他不用紧张,“我在一本墨家典籍上看过,如果将溶解墨粉的溶剂……呃,我是说溶解墨粉的水,换成油,或许有奇效。”
“油?”张卯有些诧异地重复。
曹觅点点头:“对,最关键的,就是油。”
在中国古代,印刷术是直到唐朝时才被发明出来的。但这并不代表着,在唐朝之前,没有人想到过这种方法,毕竟在更早之前,与印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印章之法,已经在士人阶层普及开了。
制约着印刷术出现的,其实是——油墨。
文人们书写所用的都是水墨,它们根本没办法附着到刻板上,印刷也就无从谈起。
只有制作出粘度更大的油墨,才能满足印刷的条件。
“那本书是我小时候看的,十分破旧,关键的地方已经被撕毁了,我也不知道要用什么油。”曹觅接着解释:“反正你近来也无事,我希望你能尝试着调配处一种可以用来印刷的油墨。”
为了解释印刷,曹觅又让东篱拿出了之前她专门让人刻好的印章。
“说起来,这枚印章还是你刻的吧?”曹觅展示了一下印章,询问道。
张卯看到自己的作品,心下稍安,点了点头。
曹觅便笑道:“你看,你调配出来的墨水,沾上这印章后,必须能够印出清晰的文字,这便算成了。”
张卯终于理解了曹觅的意思,点了点头。
但很快,他又小心地提出了另一个问题:“王妃,恕小人直言,你想要印……印刷,直接用印泥便是了,何必一定要弄出那什么油墨呢?”
曹觅看着他,道:“你有没有想过,这刻印之法只用于印章,还是太可惜了。”
“可惜?”张卯一个土生土长的现代人,根本跟不上她的思路。
“对啊,太可惜了。”曹觅幽幽叹了一声,“如今,文人想要看书,就得找人借到书籍,花个两三日的功夫,将书抄下。
“倘若有一天,这印刷之法能成,我们便可以为四书五经,甚至天下书籍都雕刻出专门的印板,油墨一刷,一息的功夫,能印出三页来!这样,难道不比抄书快上百千倍?
“你别小看这印刷术,真能做成,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她这么一说,张卯就懂了!
他微张着嘴,消化了好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行礼道:“小人愚钝,多谢王妃点拨!”
“嗯。”曹觅见他醒悟,也十分满意。
想了想,又提醒道:“另外,雕刻的东西也不局限于木头,你可以找找工坊中其他人,用胶泥,粘土,甚至铜铁作为材料,都试上一试,也许能发现其他的转机。”
张卯点点头,“小人谨记在心。”
将事情交代完,曹觅将张卯打发走。
她休息了一会,又瞎想道:“其实印刷术出来了,纸是不是也该弄一弄,现在纸也好贵啊……哎,停停停,现在事情太多了,等刘格那边水泥弄好了,再考虑这些吧!”
想到这里,她果断打断了自己的思路。
好不容易获得了一点休息时间,曹觅决定去陪陪多日不见的几个孩子。
到了辽州后,她变得忙碌了许多,除了每日雷打不动坚持陪孩子们用晚膳之外,大部分时间,她都在忙着府里或者山庄的事。
到了戚瑞的院子,她发现三个孩子居然没在院中玩耍,而是一起凑在榻上埋头看着一本书。
曹觅万分惊奇地走过去,从背后打算吓一吓他们。
结果,她拙劣的表演只换来老三捧场地一咋呼,剩下两个小鬼头就差给她翻个白眼了。
笑过后,曹觅在三人旁边坐下,“在做什么?今日居然没有出门,我的小公子们果然是越来越好学了,真好!”
她深知夸赞对孩子们的重要性,所以从来不吝啬表扬,让几人知道好学、助人等等品质的重要性。
戚瑞将手中的书递给曹觅,曹觅接过一看,发现是这个朝代的一本经史。
曹觅微蹙着眉:“这……这本书哪来的?”
戚瑞解释道:“爹爹为我请的夫子要过来了,听说夫子最擅长治经,我便让院中的婢子帮我找了一本来,正在研究。”
“原来是这样。”曹觅点点头。
在今年二月份,他们一行在京城往辽州的路途上,戚瑞度过了自己的四岁生日。在盛朝,这就是该正式启蒙的时候了。